[发明专利]具有治疗肺毛细血管功能障碍的呼吸机控制方法及呼吸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50127.0 | 申请日: | 2021-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083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于布为;陆菡;薛庆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瑞鞍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201207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治疗 毛细血管 功能障碍 呼吸 控制 方法 | ||
一种具有治疗肺毛细血管功能障碍的呼吸机智能控制方法及呼吸机,确定对象的当前通气状态和当前换气状态,确定对象的肺血流微循环状态和需要调控的肺毛细血管状态;找到当前通气状态和/或状态变化相匹配的肺血流微循环状态和/或状态变化,自动调控呼吸机和肺血流微循环参数以达到所述对象的当前通气与肺血流微循环匹配的最优值。呼吸机设置人工智能控制模块,通过自动调整:1、呼吸机的参数实现自动负反馈调节,维持有效通气量以保证正常气体交换。2、吸入氧浓度值,以保证血氧饱和度维持在设定阈值以上。必要时通过调整PEEP来实现。3、肺毛细血管紧张度,来改善肺的微循环血流,以使肺通气/血流比达到最优值,改善呼吸窘迫症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呼吸机领域,尤其涉及具有具有治疗肺毛细血管功能障碍的呼吸机控制方法及呼吸机。
背景技术
在现代临床医学中,呼吸机作为一项能人工替代自主通气功能的有效手段,已普遍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衰竭、大手术期间的麻醉呼吸管理、呼吸支持治疗和急救复苏中,在现代医学领域内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近年来,随着医院的发展,大量呼吸机的引进为医疗活动例如ICU(重症监护室)的顺利进行提供医疗保障,同时也为呼吸机专职工程师及传统质量管理手段提出了新的挑战。当患者不能正常的进行生理呼吸,可使用呼吸机装置代替、控制或改变患者的呼吸功能,增加患者的肺通气量,保证患者的生理所需要的氧气供应,改善患者呼吸功能,减轻患者呼吸时能量消耗,从而节约心脏储备能力。一般,呼吸机必须具有向肺输送氧气、吸气与呼气相互之间转换、排出肺中废气四个基本功能。
以ICU监控室为例,呼吸机通常要与生理监控设备配合使用,例如心电监控、血压监控设备等。然而,由于ICU监控的特殊性,一般是对该些设备检测到的使用者当前生命指标,若超过某一阈值就会发出报警信息,则就需要医务人员及时对警报信号作出响应。ICU设备的报警次数通常十分频繁。据国内外相关研究报道显示,ICU病房每个床位的监护设施报警次数约为100~350次/d,这些报警ICU护理人员均是可以听到的,以每个ICU护理人员负责3个病床计算,其每天要听到的报警次数在300~1050次,而这些报警中误报警次数高达80%以上。长期持续的误报警不仅会增加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还会使护理人员对报警信号的敏感性降低,从而对真正的报警信号产生疲劳,而延误最佳的治疗时机。如何根据检测到的信息来自适应调整各个设备的运行参数以适应病人当前需求就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要解决的事情。
呼吸机不同参数作用后患者的身体反应同样存在个体差异,仅仅根据一种神经元算法来解决其比例阀流量调控存在不适配性的可能,由此容易导致医疗事故,因此在现有的呼吸机中实际使用是非常少的。在本领域来说,如何能同步考虑呼吸机的通气功能与肺血流微循环功能,由此使得呼吸机真正做到考虑到患者个体的当前生命特征且患者当前身体反应特征的自适应调控功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解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呼吸机在调控其参数时,通常不会考虑其调控的延迟性,由此也存在呼吸机调控精准度不够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治疗肺毛细血管功能障碍的呼吸机控制方法及呼吸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能同步考虑呼吸机的通气功能与肺血流微循环功能,导致呼吸机调控精准度不够的技术问题。
一种具有治疗肺毛细血管功能障碍的智能控制的呼吸机,控制方式为:确定对象的当前通气状态和当前换气状态,确定对象的肺血流微循环状态和需要调控的肺毛细血管状态;找到当前通气状态和/或状态变化相匹配的肺血流微循环状态和/或状态变化,自动调控呼吸机和肺血流微循环参数以达到所述对象的当前通气与肺血流微循环匹配的最优值。呼吸机设置人工智能控制模块,通过自动调整:1、呼吸机的参数实现自动负反馈调节,维持有效通气量以保证正常气体交换。2、吸入氧浓度值,以保证血氧饱和度维持在设定阈值以上。必要时通过调整PEEP来实现上述目标。3、肺毛细血管紧张度,来改善肺的微循环血流,以使肺通气/血流比达到最优值,从而改善呼吸窘迫症状,实现治疗目的。另外,通过在控制模块中嵌入专家模式,以更好适应当前对象最佳治疗状态的调整功能。
本发明还对延时进行按对象补偿。其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瑞鞍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瑞鞍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501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婴儿状态监护及自动报警系统
- 下一篇:饮用水终端回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