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外廓型面移动式电解加工移动密封装置及密封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50456.5 | 申请日: | 2021-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288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4 |
发明(设计)人: | 张长富;武鸿力;蒋新广;闫正虎;段李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H3/00 | 分类号: | B23H3/00;B23H1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61114 | 代理人: | 李凤鸣 |
地址: | 710032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廓 移动式 电解 加工 移动 密封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电解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外廓型面移动式电解加工移动密封装置及密封方法。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对加工段和零件侧壁之间由于加工距离长而导致的电解液泄露,造成流场紊乱影响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甚至发生短路烧毁阴极的问题。本发明外廓型面移动式电解加工移动密封装置有两个,分别设置于基体两侧的安装槽内,所述的移动密封装置的结构包括截面为“U”型的支撑壳,支撑壳的F面与基体之间设置有压力弹簧,支撑壳的槽内均布设置有若干个旋转轮,若干个旋转轮上绕设有柔性带,柔性带的A面上设置有两道环形密封槽,密封槽与基体上的密封齿配合,形成迷宫密封;柔性带的B面上设置有轮齿结构和对称设置在轮齿两侧的环形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解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外廓型面移动式电解加工移动密封装置及密封方法。
背景技术
高硬度、大长度的拉伸状金属零件外廓型面加工已成为加工制造难题。在机械铣削、磨削的过程中,由于零件长度大、材料硬度高,存在加工效率低、刀具磨损严重、成本高、并且还存在加工应力等问题,很难使零件一次成形。
电解加工技术运用电化学腐蚀原理,具有加工效率高、无刀具损耗、不受材料硬度的限制、表面质量好等优点,可实现低成本、高效率地将拉伸状金属零件一次加工成形。
在电解加工中,流场对其精度和表面质量至关重要,在采用侧流式供液电解加工拉伸件外廓型面过程中,基体(由导流段、加工段和背压段组成)沿工件拉伸方向平动,基体的导流段、背压段与工件中间设置有弹性密封垫,防止电解液泄露,但是,加工段和零件侧壁之间的间隙仍然会发生电解液泄露,若采用密封条紧贴零件侧壁进行密封,密封条和零件侧壁之间的滑动摩擦势必会造成密封条严重磨损,长距离加工后,在零件侧壁会发生电解液泄露,造成流场紊乱,影响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甚至发生短路,烧毁阴极。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对加工段和零件侧壁之间由于加工距离长而导致的电解液泄露,造成流场紊乱影响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甚至发生短路烧毁阴极的问题,提供一种外廓型面移动式电解加工移动密封装置及密封方法。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外廓型面移动式电解加工移动密封装置,所述的移动密封装置有两个,分别设置于基体两侧的安装槽内,所述的移动密封装置的结构包括截面为“U”型的支撑壳,支撑壳的F面与基体之间设置有压力弹簧,支撑壳的槽内均布设置有若干个旋转轮,若干个旋转轮上绕设有柔性带,柔性带的A面上设置有两道环形密封槽,密封槽与基体上的密封齿配合,形成迷宫密封;柔性带的B面上设置有轮齿结构和对称设置在轮齿两侧的环形槽。
进一步,旋转轮的结构包括两侧的圆环片及其圆环片之间设置的与柔性带轮齿相配合的轮齿结构,旋转轮的两个圆环片与柔性带轮齿两侧的环形槽相配合。
进一步,支撑壳的E面设置有与基体限位槽相配合的矩形块,通过矩形块带动支撑壳与基体同速移动。
进一步,旋转轮设置于轮轴上,借助轴承绕轮轴轴线转动。
进一步,压力弹簧套设于支撑壳与基体之间的伸缩杆上。
进一步,支撑壳两侧各铰接有卡爪,基体上焊接有与卡爪相配合的圆柱突起。
进一步,旋转轮上圆环片直径大于轮齿结构的齿顶圆直径。
进一步,柔性带A面的两道环形密封槽宽度均大于基体与之配合的密封齿宽度,所述密封齿长度在加工段长度和柔性带与工件侧壁贴合长度之间。
进一步,密封槽、密封齿截面均为矩形。
外廓型面移动式电解加工移动密封装置的密封方法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工业大学,未经西安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504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针对初始航迹角自由的控制时间和角度的二维协同制导方法
- 下一篇:存储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