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呼叫提醒方法及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51965.X | 申请日: | 2021-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051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72454 | 分类号: | H04M1/72454;H04M3/54;H04M3/42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泽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9 | 代理人: | 王洪 |
地址: | 51804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香蜜湖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呼叫 提醒 方法 终端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呼叫提醒方法及终端,该方法中主叫终端根据网络设备反馈的响应消息中的响应码来确定当前呼叫是否进行了呼叫转移,在确定进行了呼叫转移时,通过解析响应消息中的历史信息字段确定呼叫转移终端,进而生成与呼叫转移终端匹配的呼叫提醒内容,并在主叫终端与呼叫转移终端建立通信连接关系后,根据呼叫提醒内容在主叫终端进行呼叫提醒,从而使得主叫用户能够获知当前通话被叫用户并未接听,并根据呼叫提醒内容进行留言或直接挂断当前通话,既改善了用户体验,又可以避免对通话线路资源的无效占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呼叫提醒方法及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终端技术的发展,手机这一终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必不可少的工具。目前,用户在使用手机时,通常可以提前设置不同情况或特定时间段下的默认呼叫转移,从而使得手机收到来电时自动进行呼叫转移。
虽然这种方式可以让被叫终端通过指定的呼叫转移终端接听主叫终端的来电,例如默认转接到运营商的语音服务平台,使得主叫用户能够进行留言,而被叫用户则可以通过查收语音信箱的留言及时获知主叫用户的来电目的。但是,在实际的应用场景中,有些主叫用户在使用主叫终端呼叫被叫终端的过程中,不会把主叫终端放在耳边,而是在主叫终端的呼叫界面显示呼叫接通后才将主叫终端放到耳边。这种情况下,主叫用户往往会错过主叫终端通过听筒播放的提示主叫用户进行留言或挂机的提示信息,或者因为外界环境的干扰没用听清语音提示,或误将语音提示当做被叫用户的声音。即,主叫用户误以为被叫用户接听了电话,会直接说话。然而,主叫用户说话后,却不会收到被叫用户的回应。因此,主叫用户会误以为主叫终端/网络/被叫终端发生了故障,会不停的移动主叫终端位置,或者不断询问被叫用户是否有听到声音,这样不仅浪费通话线路资源,还严重影响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呼叫提醒方法及终端。在该方法能够使得主叫用户获知当前通话被叫用户并未接听,并根据呼叫提醒内容进行留言或直接挂断当前通话,既改善了用户体验,又可以避免对通话线路资源的无效占用。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呼叫提醒方法。该呼叫提醒方法包括:主叫终端通过网络设备向被叫终端发送第一呼叫请求;接收所述网络设备生成的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中包括响应码,在所述响应码为181时,所述网络设备向指定的呼叫转移终端发送第二呼叫请求;对所述响应消息进行解析,提取所述响应消息中的响应码;在所述响应码为181时,对所述响应消息中的历史信息字段进行解析,确定所述呼叫转移终端;根据所述呼叫转移终端,生成呼叫提醒内容;在与所述呼叫转移终端建立通信连接关系后,根据所述呼叫提醒内容在所述主叫终端进行呼叫提醒。这样,主叫终端根据网络设备反馈的响应消息中的响应码来确定当前呼叫是否进行了呼叫转移,在确定进行了呼叫转移时,通过解析响应消息中的历史信息字段确定呼叫转移终端,进而生成与呼叫转移终端匹配的呼叫提醒内容,并在主叫终端与呼叫转移终端建立通信连接关系后,根据呼叫提醒内容在主叫终端进行呼叫提醒,使得主叫用户能够获知当前通话被叫用户并未接听,并根据呼叫提醒内容进行留言或直接挂断当前通话,从而既可以改善用户体验,又可以避免对通话线路资源的无效占用。
示例性的,反馈给所述主叫终端的响应消息由所述网络设备根据被叫终端当前的状态信息生成。
示例性的,所述网络设备会根据所述被叫终端当的状态信息生成回执指令,并根据所述回执指令生成对应的响应消息反馈给所述主叫终端。
示例性的,所述回执指令包括但不限于应答指令、拒接指令和呼叫转移指令。
示例性的,在所述被叫终端振铃时,所述回执指令为应答指令,所述响应消息中的响应码为180。
示例性的,在所述被叫终端在预设时间内没有接听时,所述回执指令为拒接指令,所述响应消息中的响应码可以是480,即暂时无法接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荣耀终端有限公司,未经荣耀终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5196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