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焦炉机侧尾焦的回收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52671.9 | 申请日: | 2021-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364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钱华光;郑卫军;杨俊峰;封一飞;文相浩;关宏宇;易宝群;白银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33/00 | 分类号: | C10B33/00;C10B33/08;C10B39/00;C10B39/14;C10B39/12;C10B39/04;C10B39/02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4 | 代理人: | 陶新亚 |
地址: | 116085 辽宁省大连***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焦炉 机侧尾焦 回收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焦炉机侧尾焦的回收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推焦车、尾焦输送装置、熄焦车/焦罐运载车;尾焦通过尾焦清输机收集到尾焦槽内后,推焦车沿推焦车轨道移动至尾焦输送装置的受料端,熄焦车/焦罐运载车沿熄焦车轨道移动至尾焦输送装置的卸料端;通过尾焦输送装置将推焦车收集的机侧尾焦输送至熄焦车/焦罐运载车上的焦罐中。本发明可直接将机侧尾焦以较短的输送路线运至焦侧的熄焦系统,缩短了运输距离,实现了尾焦处理系统与焦炉焦处理系统的整合,投资少、占地小、工艺布置不受焦炉配套设施布局的限制,自动化程度高、工艺路线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焦化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焦炉机侧尾焦的回收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焦炉出焦摘炉门时,靠近炉门部分的焦饼因重力作用坍塌,致使红焦撒落到炭化室外,这部分焦炭俗称“尾焦”或“头尾焦”。如果将尾焦放回炭化室重新炼焦会致使焦炭灰份上升,因此,只能将其清理回收,集中起来另行处理。
随着焦炉向大型化方向发展,焦炉出焦时产生的尾焦量也随之增加。现有的焦炉机侧尾焦回收工艺存在自动化程度低、劳动强度大、工艺布局不稳定等缺点。因此,如何提高机侧尾焦回收处理工艺的自动化程度、降低劳动强度甚至取代人工操作、稳定工艺路线,是工艺优化的技术关键所在。
目前,国内焦炉对机侧尾焦的回收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利用推焦车上的尾焦清输机将机侧尾焦收集至推焦车自带的尾焦槽内,然后卸至汽车内装车运走,或卸至地面由铲车运走;另外一种是利用推焦车上的尾焦清输机将机侧尾焦收集至推焦车自带的尾焦槽内,然后卸至设置在推焦车轨道端部的带式输送机上,由带式输送机转运至焦炉熄焦系统后的焦处理系统。
授权公告号为CN 106118693 B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焦炉机尾焦收集装置”,包括接焦部件、收集斗、曲柄连杆,用于将焦炉机内产生的尾焦接收转移到收集斗内;公开号为CN 111471474 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环保7米焦炉推焦车头尾焦处理装置”,利用高压水流作为输送动力,在打开炭化室炉门后,尾焦落入接焦斗,在高压水流的推动下,红焦从接焦斗沿封闭的不锈钢输送管道输送至尾焦分离斗内。上述2个技术方案均只对机侧尾焦进行了收集,但对尾焦收集之后的转运过程并未涉及,并且存在以下不足:
(1)第一个技术方案的自动化程度不高,需要人工驾驶车辆运输尾焦,如果送至焦处理系统,还需在焦处理系统设置接口,增加了投资;
(2)第二个技术方案中,在推焦车轨道端部设置带式输送机受焦炉配套设施总体布局的限制,导致工艺路线不稳定,而且需要配置长距离的输送系统,才能达到并入焦炉焦处理系统的目的,投资大,占地多。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焦炉机侧尾焦的回收系统及方法,可直接将机侧尾焦以较短的输送路线运至焦侧的熄焦系统,缩短了运输距离,实现了尾焦处理系统与焦炉焦处理系统的整合,投资少、占地小、工艺布置不受焦炉配套设施布局的限制,自动化程度高、工艺路线稳定。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焦炉机侧尾焦的回收系统,包括推焦车、尾焦输送装置、熄焦车/焦罐运载车;所述推焦车设于机侧,推焦车上设有尾焦清输机和尾焦槽;所述熄焦车/焦罐运载车设于焦侧,熄焦车/焦罐运载车上设有焦罐;所述尾焦输送装置横跨焦炉连接机侧与焦侧;尾焦输送装置的受料端位于机侧操作台的下方,卸料端位于熄焦车轨道的上方;尾焦通过尾焦清输机收集到尾焦槽内后,推焦车沿推焦车轨道移动至尾焦输送装置的受料端,熄焦车/焦罐运载车沿熄焦车轨道移动至尾焦输送装置的卸料端;通过尾焦输送装置将推焦车收集的机侧尾焦输送至熄焦车/焦罐运载车上的焦罐中。
所述尾焦槽内设料位计,槽口处设卸料装置。
所述卸料装置为振动给料机、摇动给料器、颚式闸门、平板闸门、扇形闸门、带式给料机中的一种。
所述尾焦输送装置的受料端设受料溜槽,卸料端设卸料溜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5267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保型灯头砖
- 下一篇:一种具有祛斑美白效果的中草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