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下应急避险用驱鲨护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53269.2 | 申请日: | 2021-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112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丛伟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丛伟龙 |
主分类号: | B63C9/00 | 分类号: | B63C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5000 安徽省淮北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下 应急 避险 用驱鲨 护腕 | ||
1.一种水下应急避险用驱鲨护腕,包括手环(1),其特征在于:所述手环(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盒(2),所述固定盒(2)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挡片(3),所述固定盒(2)的侧部设置有气体生成机构(4),所述固定盒(2)的内壁内壁后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5),所述第一弹簧(5)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刀片(6),所述刀片(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顶块(10),所述刀片(6)的外壁与固定盒(2)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刀片(6)的侧部设置有释放机构(8),所述固定盒(2)的侧部设置有扩张机构(7),所述刀片(6)的上侧设置有弹刃机构(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应急避险用驱鲨护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生成机构(4)包括拉块(401)、拉绳(402)、第一薄膜(403)、第二薄膜(404)、堵块(405),所述拉块(401)的左侧插接在固定盒(2)的内部,所述拉块(401)的外壁与拉绳(402)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拉绳(402)的下端分别于第二薄膜(404)与第一薄膜(403)的外壁连接,所述第二薄膜(404)与第一薄膜(403)的外壁均与固定盒(2)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堵块(405)的外壁固定连接在位于第二薄膜(404)前侧的固定盒(2)的内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应急避险用驱鲨护腕,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张机构(7)包括气管(701)、滑腔(702)、顶杆(703)、第一限位块(704)、第二弹簧(705)、翼板(706),所述气管(701)的上端与第二薄膜(404)、第一薄膜(403)之间形成空腔连通设置,所述气管(701)的下端与滑腔(702)的内部连通设置,所述顶杆(703)的下端外壁与滑腔(702)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顶杆(703)的上端贯穿滑腔(702)并延伸至滑腔(702)的上侧与第一限位块(704)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限位块(704)的下端贯穿固定盒(2)并延伸至固定盒(2)的外部卡接在第二弹簧(705)的内部,所述第二弹簧(705)的右端固定连接在固定盒(2)的外壁,所述第二弹簧(705)的左端与翼板(706)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翼板(706)的前侧与固定盒(2)的外壁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应急避险用驱鲨护腕,其特征在于:所述释放机构(8)包括连接块(801)、第三弹簧(802)、滑块(803)、第二限位块(804),所述固定盒(2)的内部设置有输气通道,所述输气通道的下端与第二薄膜(404)、第一薄膜(403)之间的空腔连通设置,所述输气通道的上端与刀片(6)的左侧连通设置,所述连接块(801)的后端固定连接在输气通道的内壁,所述连接块(801)的右侧通过滑块(803)与第二限位块(804)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滑块(803)的外壁与输气通道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二限位块(804)的右侧卡接在刀片(6)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应急避险用驱鲨护腕,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刃机构(9)包括小刀片(901)、连接棒(902)、固定球(903)、限位条(904),所述小刀片(901)的下端铰接在固定盒(2)的外壁,所述小刀片(901)的外壁与连接棒(902)的上端铰接,所述连接棒(902)的下端与固定球(90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条(904)固定连接在固定盒(2)的内壁,所述限位条(904)的外壁与连接棒(902)的外壁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下应急避险用驱鲨护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薄膜(403)的右侧与固定盒(2)的内壁之间设置有水,所述第一薄膜(403)与第二薄膜(404)之间设置有氢化钙以及颜料。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下应急避险用驱鲨护腕,其特征在于:所述堵块(405)的前侧与固定盒(2)的外部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应急避险用驱鲨护腕,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片(6)的上部开设有过线槽,所述刀片(6)的中部开设有卡接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应急避险用驱鲨护腕,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片(6)中部的卡接槽其位于刀片(6)内部的一侧比位于刀片(6)外部的一侧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丛伟龙,未经丛伟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5326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除尘方便的梯子
- 下一篇:一种粗铅初步火法精炼脱砷、留锑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