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氧化高蠕变铸造奥氏体耐热不锈钢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54653.4 | 申请日: | 2021-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625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邓晗;海丰龙;王瑞;夏少华;陈璐;席洪波;朱贵华;李娄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02 | 分类号: | C22C38/02;C22C38/04;C22C38/58;C22C38/48;C22C38/44;C22C33/06;C21C7/06 |
代理公司: | 南京乐羽知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26 | 代理人: | 朱磊 |
地址: | 21301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 高蠕变 铸造 奥氏体 耐热 不锈钢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抗氧化高蠕变铸造奥氏体耐热不锈钢,包括以下按重量百分比计的化学成分:C0.3~0.5%、Si 0.7~1.4%、Mn 1~2.5%、P≤0.04%、S≤0.03%、Cr 21~26%、Ni 8~11%、Nb0.5~1.3%、Mo≤0.3%、N 0.1~0.4%、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并且满足下式(1)、(2)、(3),
29 ≤ Cr+Ni ≤ 37 (1)
Nb ≤ 0.087(Cr+Ni)-1.1 (2)
Cr+5.8Nb ≤ 2.25Ni+45C (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抗氧化高蠕变铸造奥氏体耐热不锈钢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配料,将所述化学成分按比例配料;
第二步、熔炼,将所述配料进行投料熔炼;
第三步、脱氧,钢水熔清后采用沉淀脱氧的方式,将钢水总重量的0.5-1.5%铝钙合金加入钢水中,形成的氧化铝和氧化钙浮于钢液表面,除掉钢水表面的氧化渣后,向钢水中加入钢水总重量0.2%-0.5%的硅钙稀土合金进行扩散脱氧;
第四步、精炼,在完成脱氧之后,将99.99%纯度的氩气通过安装在坩埚底部的透气砖导入到钢液中,吹气压力为0.2-0.8MPa,氩气流量2-6L/min,通气时间1h以上;
第五步、浇注,去除钢水表面杂物,测量成分符合组分要求,温度达到1680-1720℃,转入浇注包进行浇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抗氧化高蠕变铸造奥氏体耐热不锈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步中,配料时依照合金成分及烧损量配备原材料,所需的主要材料包括增碳剂、回炉料与废钢、电解锰、硅铁、铬铁、电解镍、铌铁、氮化铬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抗氧化高蠕变铸造奥氏体耐热不锈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回炉废料加入比例≤70%,普通废钢和合金材料占比至少≥3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抗氧化高蠕变铸造奥氏体耐热不锈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步中,熔炼时依次加入增碳剂、回炉料与废钢、电解锰、硅铁、造渣剂、铬铁、电解镍、铌铁、氮化铬铁、造渣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抗氧化高蠕变铸造奥氏体耐热不锈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碳剂、电解锰、铬铁、氮化铬铁和造渣剂在熔炼前需进行200-300℃烘烤30min以上的预处理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抗氧化高蠕变铸造奥氏体耐热不锈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步,在熔化完毕的钢水中,加入钢水总重量0.5-1.5%的铝钙合金,进行第一次脱氧;待沉淀脱氧完成后,去除钢水表面浮渣,向钢水中加入钢水总重量0.2-0.5%的硅钙稀土合金,进行第二次脱氧。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抗氧化高蠕变铸造奥氏体耐热不锈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得不锈钢的铸态组织无孤岛状σ相析出。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抗氧化高蠕变铸造奥氏体耐热不锈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得不锈钢在大气中、1000℃的条件下,氧化增重速率小于0.8g/m2.h。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抗氧化高蠕变铸造奥氏体耐热不锈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得不锈钢在大气中、1000℃条件下,施加40MPa的持续应力,其蠕变寿命大于50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5465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