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肝胆科用肝腹水抽吸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55397.0 | 申请日: | 2021-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306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永芬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35755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肝胆科 肝腹水 抽吸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肝胆科用肝腹水抽吸装置,包括一个机体,其特征在于,机体内部的一侧边缘处设置有一个抽取机构,抽取机构下方位置的机体内部设置有一个接收机构,且接收机构与抽取机构相连通,机体对应接收机构位置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一个固定机构;机体的上表面设置有一个驱动机构,抽取机构的内部设置有一个限位机构,接收机构的内部设置有一个推动机构;推动机构包括一个推动槽,推动槽贯穿开设在放置槽的上端槽壁上,推动槽内滑动连接有一块推动块,推动块的下端贯穿延伸至放置槽内,推动块位于推动槽内的侧壁上贯穿开设有一个安装孔,推动槽其中一侧的槽壁上固定连接有一根弹簧,弹簧的另一端与推动块的外侧壁相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肝胆肝腹水抽吸器,尤其涉及一种肝胆科用肝腹水抽吸装置。
背景技术
肝硬化腹水俗称肝腹水,肝硬化腹水是一种慢性肝病,由大块型、结节型、弥漫型的肝细胞变性,坏死、再生;再生、坏死促使组织纤维增生和瘢痕的收缩,致使肝质变硬,形成肝硬化,肝硬化肝功能减退引起门静脉高压,形成了腹水症。
而现有的肝腹水在进行抽取时,只是简单的通过抽取将其抽取出来,而并没有针对其进行收集以及处理的设备,使得肝腹水在抽取出来后并不方便对其进行处理,对此有必要提出一种肝胆科用肝腹水抽吸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肝胆科用肝腹水抽吸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肝胆科用肝腹水抽吸装置,包括一个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内部的一侧边缘处设置有一个抽取机构(2),所述抽取机构(2)下方位置的机体(1)内部设置有一个接收机构(3),且所述接收机构(3)与抽取机构(2)相连通,所述机体(1)对应接收机构(3)位置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一个固定机构(4);所述机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一个驱动机构(5),所述驱动机构(5)与固定机构(4)以及抽取机构(2)相连接,所述抽取机构(2)的内部设置有一个限位机构(6),所述接收机构(3)的内部设置有一个推动机构(7);
所述抽取机构(2)包括一个固定腔(21),所述固定腔(21)开设在机体(1)内部的一侧边缘处,且所述固定腔(21)呈圆柱状设置,所述固定腔(21)的上端腔壁上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一个呈两端开口设置的螺纹套筒(22);所述螺纹套筒(22)的上端贯穿机体(1)的上表面并延伸至机体(1)外,所述螺纹套筒(22)的内部螺纹连接有一根螺纹杆(23),所述螺纹杆(23)的上端贯穿螺纹套筒(22)的上端开口并向上延伸至机体(1)外;所述螺纹杆(23)的下端贯穿螺纹套筒(22)的下端开口并延伸至固定腔(21)内,所述螺纹杆(23)位于固定腔(21)内部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一块固定块(24),所述固定块(24)呈圆盘状设置;所述固定块(24)的外侧壁上开设有两个环形槽(25),两个所述环形槽(25)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一个橡胶密封圈(26),两个所述橡胶密封圈(26)的外侧壁均贯穿对应环形槽(25)的槽口并向外延伸至固定腔(21)内;两个所述橡胶密封圈(26)的外侧壁均与固定腔(21)的内腔壁相抵,所述固定腔(21)的下端内腔壁上固定安装有一根固定管(27),所述固定管(27)的其中一端贯穿固定腔(21)的内腔壁并延伸至固定腔(21)内,所述固定管(27)的另一端贯穿机体(1)的外侧壁并延伸至机体(1)外;
所述推动机构(7)包括一个推动槽(71),所述推动槽(71)贯穿开设在放置槽(31)的上端槽壁上,所述推动槽(71)内滑动连接有一块推动块(72),所述推动块(72)的下端贯穿延伸至放置槽(31)内,所述推动块(72)位于推动槽(71)内的侧壁上贯穿开设有一个安装孔(73),所述安装孔(73)内滑动连接有一根安装杆(74),所述安装杆(74)的两端分别贯穿安装孔(73)的两端孔口并向外延伸,且所述安装杆(74)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推动槽(71)的相对外槽壁上,所述推动槽(71)其中一侧的槽壁上固定连接有一根弹簧(75),所述弹簧(75)的另一端与推动块(72)的外侧壁相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永芬,未经陈永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553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卷积神经网络驱动的图像可逆信息隐藏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油滴建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