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及其座舱空气净化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56164.2 | 申请日: | 2021-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589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王颖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00 | 分类号: | B60H1/00;B60H3/00;E05F15/7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王燕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及其 座舱 空气净化 方法 系统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及其座舱空气净化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获取车辆的位置信息,并根据位置信息识别车辆的行驶路段类型;若行驶路段类型为污染路段,则直接对车辆座舱进行空气净化;若行驶路段类型为非污染路段,则采集非污染路段对应的车内外空气质量信息,并在确定车内外空气质量信息满足预设条件时对车辆座舱进行空气净化。由此,通过导航定位行车路段状态和车内外传感器空气质量采集融合设计,能够具备更高的识别准确性确性和处理及时性,确保优质的车内环境,且智能化水平高,从而有效提高了用户乘车座舱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及其座舱空气净化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大气污染、城市交通工具的增加以及工业的发展,人们生活的空气环境中分布着雾霾、灰尘、尾气和工业废气等污染物,会直接影响乘车环境,从而影响乘车人的身体健康。
相关技术中,汽车通过空气循环净化功能改善乘车环境,但是启停该空气循环净化功能的所涉及的启停动作、开关车窗动作等都需要用户采取手动操作,智能化水平低,且空气循环净化功能开启滞后,导致用户乘车座舱体验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座舱空气净化方法,通过导航定位行车路段状态和车内外传感器空气质量采集融合设计,能够具备更高的识别准确性确性和处理及时性,确保优质的车内环境,且智能化水平高,从而有效提高了用户乘车座舱体验。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座舱空气净化系统。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车辆座舱空气净化方法,包括:获取车辆的位置信息,并根据位置信息识别车辆的行驶路段类型;若行驶路段类型为污染路段,则直接对车辆座舱进行空气净化;若行驶路段类型为非污染路段,则采集非污染路段对应的车内外空气质量信息,并在确定车内外空气质量信息满足预设条件时对车辆座舱进行空气净化。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座舱空气净化方法,通过获取车辆的位置信息,并根据位置信息识别车辆的行驶路段类型,若行驶路段类型为污染路段,则直接对车辆座舱进行空气净化,若行驶路段类型为非污染路段,则采集非污染路段对应的车内外空气质量信息,并在确定车内外空气质量信息满足预设条件时对车辆座舱进行空气净化。由此,通过导航定位行车路段状态和车内外传感器空气质量采集融合设计,能够具备更高的识别准确性确性和处理及时性,确保优质的车内环境,且智能化水平高,从而有效提高了用户乘车座舱体验。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对车辆座舱进行空气净化,包括:获取车辆的车窗状态和天窗状态;若车窗状态和/或天窗状态为开启状态,则发送开启空气净化功能的第一语音请求信息至用户,并接收用户基于第一语音请求信息的第一语音反馈信息;若第一语音反馈信息为开启空气净化功能,则控制车窗和天窗均处于关闭状态,并控制车辆的空调进入内循环模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对车辆座舱进行空气净化之后,该方法还包括:若行驶路段类型为污染路段,或者行驶路段类型为非污染路段且车内外空气质量信息满足预设条件,则继续对车辆座舱进行空气净化;若行驶路段类型为非污染路段且车内外空气质量信息不满足预设条件,则发送关闭空气净化功能的第二语音请求信息至用户,并接收用户基于第二语音请求信息的第二语音反馈信息;若第二语音反馈信息为关闭空气净化功能,则控制车窗和/或天窗处于开启状态,并控制车辆的空调进入外循环模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车内外空气质量信息包括车外空气质量信息和车内颗粒物信息,其中,当车外空气质量信息大于第一阈值、或车内颗粒物信息大于第二阈值时,确定车内外空气质量信息满足预设条件;当车外空气质量信息小于等于第一阈值、且车内颗粒物信息小于等于第二阈值时,确定车内外空气质量信息不满足预设条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561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高光谱成像仪快速识别并提取甲烷点源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耐高温保护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