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心内科临床穿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56374.1 | 申请日: | 2021-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685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发明(设计)人: | 林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A61M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4 | 代理人: | 高爽 |
地址: | 2720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科 临床 穿刺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心内科临床穿刺装置,包括:穿刺针,穿刺针包括针头和连接在针头后端的硬质的针筒,针筒的后端连接有软管;穿刺针支架,包括针头支架和针筒支架,穿刺针能够穿入穿刺针支架内;第一固定部,活动设置在针头支架的前端并设置有锁紧部件,第一固定部能够固定在皮肤上;第二固定部,通过可定型软管与针筒支架连接,第二固定部能够固定在皮肤上;抽液机构,一体连接在针筒支架的一侧,抽液机构上设置有安装槽,安装槽用于安装注射器,软管与注射器可拆卸连接;传动机构,设置在安装槽的一侧,传动机构与注射器的抽拉端和穿设在针筒支架内的针筒相连接,当抽拉端拉出时能够带动针筒向后移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心内科穿刺术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心内科临床穿刺装置。
背景技术
心内科一般指心血管内科,是各级医院大内科为了诊疗心血管血管疾病而设置的一个临床科室,治疗的疾病包括心绞痛、高血压、猝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早搏、心律不齐、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
在心内科中,心包积液是一种较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心包疾病的重要体征之一,心包积液可见于渗出性心包炎及其他非炎症性心包病变,当心包积液持续数月以上时,便构成慢性心包积液,如不及时处理,会引起心脏功能不全,导致生命危险。心内科治疗中常采用穿刺术对患者进行心包积液抽取,将心包内的积液抽吸或引流出,以迅速缓解心脏填塞或获取心包液,达到治疗或协助临床诊断的目的。
临床上,在进行心包积液抽取时需要使用穿刺针插入患者心包内,进针速度要慢,且进针角度要求较高,进针时经常需要进行微调,而现有的带有限位或定位功能的穿刺装置一般难以实现进针的角度调节和穿刺针的限位同时实现,因此实际应用意义不大;当针头进入心包腔内后医生能够感受到,继续进针直到针头上传来心脏搏动感时需要立即将针头后退一点,然后再抽取液体,并且在抽取过程中,由于液体逐渐减少,被液体撑起的组织逐渐收缩,因此在吸取过程中需要适当缓慢退针避免针头碰到收缩的组织,这一操作对医生操作的稳定性具有较高要求,并且需要医生时刻手握穿刺针;同时,在抽取过程中每抽满一个注射器,要用止血钳夹取乳胶管,排空注射器后再对接好乳胶管,放开止血钳后继续抽吸,反复抽吸,反复夹管,为了防止气体进入体内,这就需要至少两个人一起才能进行心包积液的吸取操作,操作起来比较麻烦并且稳定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心内科临床穿刺装置,该装置具有穿刺针支架,不仅方便灵活调节穿刺针的进针角度,还能够对穿刺针进行限位,通过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和与穿刺针支架一体式的抽液机构,能够将穿刺针支架和注射器在患者身体上的定位,避免因患者的移动造成穿刺针的移动,并且具有传动机构,能够随着抽拉端的抽取实现穿刺针的缓慢退针,操作十分方便,可以实现单人操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心内科临床穿刺装置,该装置包括:
穿刺针,所述穿刺针包括针头和连接在所述针头后端的硬质的针筒,所述针筒的后端连接有软管;
穿刺针支架,包括针头支架和针筒支架,所述穿刺针能够穿入所述穿刺针支架内;
第一固定部,活动设置在所述针头支架的前端并设置有锁紧部件,所述第一固定部能够固定在皮肤上;
第二固定部,通过可定型软管与所述针筒支架连接,所述第二固定部能够固定在皮肤上;
抽液机构,一体连接在所述针筒支架的一侧,所述抽液机构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用于安装注射器,所述软管与所述注射器可拆卸连接;
传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安装槽的一侧,所述传动机构与所述注射器的抽拉端和穿设在所述针筒支架内的所述针筒相连接,当所述抽拉端拉出时能够带动所述针筒向后移动。
可选地,所述针头支架为筒状,所述针头支架的前端设置有球形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内设置有与所述针头支架连通的针头过孔,所述针头过孔的内径大于所述针头的外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未经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563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