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够防治植物病害的缓释肥料及其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56399.1 | 申请日: | 2021-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356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军;邹玲玲;魏鸿刚;李勇;王玲丽;汤晓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农(广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3/40;C05G3/60;C05G3/80;C05G5/12;C08F251/00;C08F220/06;C08F220/56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则元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刘汪丹 |
地址: | 2422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够 防治 植物病害 肥料 及其 加工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防治植物病害的缓释肥料及其加工工艺,属于肥料技术领域,该肥料包括如下原料:基质料、复合微生物药剂、杀虫增效剂、草炭、无机肥料、保水剂和粘合剂;加工工艺如下:将原料混合,加工成球状颗粒,干燥,过筛,得到一种能够防治植物病害的缓释肥料。本发明中的复合微生物药剂为苏云金芽孢杆菌粉剂、泾阳链霉菌粉剂和巨大芽孢杆菌粉剂混合制成,兼具防治病虫害,调节土壤结构,另外本发明中制得了一种保水剂,吸水保水率高,对于现有技术中长期的依赖和滥用农药导致土壤容易板结,抗旱效果差的情况有良好的改善效果,在夏季玉米种植过程中的持续的提供水分,防止过涝或者过旱,提高产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肥料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能够防治植物病害的缓释肥料及其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大多数玉米产区病害发病率高,主要依靠昆虫传播,防控困难;现有的防控方法通常是在玉米发生病害后,利用化学农药对玉米病害进行防治,长久以往,容易形成对化学农药、高毒农药的长期依赖,导致病害、虫害抗性增加。一方面,发生病害后才进行用药,不进行早期防治,也是导致玉米病毒病传播的一个因素;另一方面,一味追求见效快的农药,容易导致高毒化学农药在玉米上滥用成灾;长期的依赖和滥用,不仅仅导致玉米品质下降,产量下滑,病虫害增加外,还造成土壤团粒结构的破坏,导致土地板结,影响了传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治植物病害的缓释肥料及其加工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能够防治植物病害的缓释肥料,包括如下重量份原料:
基质料50-65份、复合微生物药剂10-35份、杀虫增效剂1-5份、草炭20-60份、无机肥料5-50份、保水剂20-25份和粘合剂2-3份;
保水剂通过如下步骤制备:
在氮气保护条件下,将改性壳聚糖和蒸馏水混合,然后加入混合单体、过硫酸钾和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用氢氧化钾调节pH值为7,升温至55℃,反应2h,反应结束后减压抽滤,滤饼和体积分数75%的乙醇水溶液混合,经过剪切、粉碎、干燥,得到保水剂。
进一步地,改性壳聚糖和蒸馏水的用量比为2g:50mL;混合单体、过硫酸钾、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和蒸馏水的用量比为8g:0.12g:0.08g:50mL;混合单体为丙烯酸和丙烯酰胺按照摩尔比1.5-2.5:1混合而成。
进一步地,改性壳聚糖通过如下步骤制备:
在温度为35℃条件下,将壳聚糖和蒸馏水混合,用氢氧化钠调节pH值为9,然后滴加试剂a,滴加结束后,加入氢氧化钠调节pH值为8,然后保持温度不变,继续搅拌反应3h,反应结束后用1mol/L的盐酸溶液调节pH值为6,减压抽滤,滤饼在50℃条件下干燥24h,干燥结束后,粉碎过100目筛得到改性壳聚糖。改性壳聚糖是以壳聚糖为原料,以辛烯基琥珀酸酐酯化改性,将碳氢长链引入壳聚糖的结构中,一方面提高稳定性,另一方面提高保水剂中物质的交联程度,提高保水率。
进一步地,试剂a为异丙醇和辛烯基琥珀酸酐按照质量比1:5混合而成;壳聚糖和蒸馏水的用量比为1g:20mL;试剂a和蒸馏水的用量体积比为1:30。
进一步地,粘合剂通过如下步骤制备:
步骤S11、将钠基膨润土和蒸馏水混合,然后用1mol/L的盐酸溶液调节pH值为7,边搅拌边加入试剂b,在温度为70℃条件下搅拌3h,降温至室温,减压抽滤,滤饼在80℃条件下干燥至恒重,粉碎,得到固体c;
步骤S12、将淀粉和甲基吡啶混合,在温度为20℃条件下搅拌30min,加热到110℃搅拌3h,然后加入蒸馏水,回流分水后加入醋酸酐,在温度为145℃条件下,反应5h,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加入等体积丙酮混合,然后和冷水混合,过滤,滤饼在40℃条件下干燥,得到固体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农(广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农(广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563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