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BIM和大数据分析的水利工程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58535.0 | 申请日: | 2021-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054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张李荪;刘辉;袁媛;程遥;李祎盼;陈馨;李梦楚;张云茜;徐俊;刘杨;张国文;卢聪飞;史赟;张毅;邹昕;张娜;彭德慧;胡燕;冯佳;王新权;胡有能;张飞;曹松;王明;黄凯;沈哲;王嘉龙;曹忠;王佳轩;程雪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武大扬帆科技有限公司;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30/13 |
代理公司: | 南昌卓尔精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33 | 代理人: | 徐柳华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南昌市南昌高新技术产业***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bim 数据 分析 水利工程 建筑 生命周期 管理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BIM和大数据分析的水利工程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属于水利工程领域,用于解决水利工程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时没有将环境因素和自身因素进行有效结合管理存在偏差的问题,包括环境监测模块、建筑管理模块和维护定级模块,环境监测模块用于对水利工程所处环境进行监测,数据分析模块用于对水利工程建筑的力度数据和图像数据进行分析,维护定级模块用于对水利工程建筑的维护级别进行敲定,建筑管理模块将水利工程建筑现有的巡检周期与当前监管措施进行比对,本发明方便将水利工程建筑的环境因素和自身因素进行有效结合,不同水利工程建筑采用不同衡量标准,避免水利工程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存在偏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利工程领域,涉及建筑全周期管理技术,具体是基于BIM和大数据分析的水利工程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水利工程是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也称为水工程,水是人类生产和生活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但其自然存在的状态并不完全符合人类的需要,只有修建水利工程才能控制水流,防止洪涝灾害并进行水量的调节和分配,以满足人民生活和生产对水资源的需要,水利工程需要修建坝、堤、溢洪道、水闸、进水口、渠道、渡漕、筏道、鱼道等不同类型的水工建筑物,以实现其目标;
现有技术中,水利工程建筑在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时,没有有效地将水利工程建筑所处的环境因素和自身因素进行结合,同时,对于水利工程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存在偏差,不同水利工程建筑的管理标准往往不同,无法以同一标准来衡量不同的水利工程建筑;
为此,我们提出基于BIM和大数据分析的水利工程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基于BIM和大数据分析的水利工程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
(1)水利工程建筑在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时,如何将水利工程建筑所处的环境因素和自身因素进行有效结合;
如何避免水利工程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存在偏差,如何对不同水利工程建筑采用相匹配的衡量标准。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基于BIM和大数据分析的水利工程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包括环境监测模块、建筑信息模型、数据采集模块、建筑管理模块、维护定级模块、数据分析模块、警报终端以及服务器;
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力度采集单元、图像监测单元以及环境采集单元,所述力度采集单元用于采集水利工程建筑所承受的力度数据,并将力度数据发送至服务器,所述图像监测单元用于采集水利工程建筑的图像数据,并将图像数据发送至服务器,所述环境采集单元用于采集水利工程建筑所在地的环境数据,并将环境数据发送至服务器;
所述建筑信息模型内存储有水利工程建筑对应的环境阈值;所述环境监测模块用于对水利工程所处环境进行监测,监测得到水利工程建筑的环境监测系数δ,所述环境监测模块将水利工程建筑的环境监测系数反馈至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将水利工程建筑的环境监测系数发送至维护定级模块;
所述数据分析模块用于对水利工程建筑的力度数据和图像数据进行分析,分析得到水利工程建筑的维护值WHu,所述数据分析模块将水利工程建筑的维护值发送至维护定级模块;所述建筑信息模型内存储有水利工程建筑的维护监管等级以及维护监管等级对应的监管措施;
所述维护定级模块接收到水利工程建筑的维护值和环境监测系数后,对水利工程建筑的维护级别进行敲定,工作过程具体如下:
步骤SS1:获取上述计算得到的水利工程建筑的维护值WHu和环境监测系数δ;
步骤SS2:利用公式计算得到水利工程建筑的管理值GLu,其中,b1为预设的固定数值,且b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武大扬帆科技有限公司;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未经江西武大扬帆科技有限公司;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585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