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5G的物理层协同认证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59180.7 | 申请日: | 2021-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402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2 |
发明(设计)人: | 吴慧慈;张云飞;高秋悦;陶小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12/06 | 分类号: | H04W12/06;H04W76/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刘婧 |
地址: | 1008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物理层 协同 认证 方法 系统 电子设备 | ||
本公开提供一种基于5G的物理层协同认证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方法包括:利用基站对用户终端进行认证,确定用户终端合法后,基站与用户终端建立业务连接;用户终端接收到新业务到达请求时,向基站发起双向物理层认证请求,用户终端和基站均分别对对方进行物理层认证;用户终端确定基站的物理层认证合法,且基站确定用户终端的物理层认证合法后,用户终端通过基站与对应的服务器建立业务通道,用户终端接收新业务到达请求,服务器通过基站为用户终端提供新业务服务;用户终端确定基站的物理层认证不合法,或基站确定用户终端的物理层认证不合法,则用户终端拒绝新业务到达请求。能够提高安全性,减少计算量,缩小延时时间。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5G的物理层协同认证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5G无线通信系统网络面临异构接入和异构设备等问题。不同的无线接入技术在网络系统、接入技术、类型站点方面有所不同,需要采用统一的认证框架,才能灵活应用于各种场景。
此外,5G网络将更多地为垂直行业提供服务,而垂直行业对5G网络提出了更多的需求。例如,需要通过5G新增的网络切片特性来为垂直行业提供定制化的服务,包括为特定的业务提供数据通道建立前的认证机制。
现有认证机制在高层采用密码机制实现,具有较大的时延和计算开销。未来网络场景中会出现大量功率较低的传感器等终端,这给这些能量受限的终端的认证带来了诸多弊端。同时时延较长大大影响了用户体验。并且无线信道具有脆弱性和开放性,容易遭受到物理层的攻击。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基于5G的物理层协同认证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能够解决或部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基于上述目的,本公开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5G的物理层协同认证方法,包括:
利用基站对用户终端进行认证,确定所述用户终端合法后,所述基站与所述用户终端建立业务连接;
所述用户终端接收到新业务到达请求时,向所述基站发起双向物理层认证请求,所述用户终端和所述基站均分别对对方进行物理层认证;
所述用户终端确定所述基站的物理层认证合法,且所述基站确定所述用户终端的物理层认证合法后,所述用户终端通过所述基站与对应的服务器建立业务通道,所述用户终端接收所述新业务到达请求,所述服务器通过所述基站为所述用户终端提供新业务服务;
所述用户终端确定所述基站的物理层认证不合法,或所述基站确定所述用户终端的物理层认证不合法,则所述用户终端拒绝所述新业务到达请求。
本公开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5G的物理层协同认证系统,包括:
初次认证模块,用于利用基站对用户终端进行认证,确定所述用户终端合法后,所述基站与所述用户终端建立业务连接;
再次认证模块,用于在所述用户终端接收到新业务到达请求时,向所述基站发起双向物理层认证请求,所述用户终端和所述基站均分别对对方进行物理层认证;
业务服务模块,用于在所述用户终端确定所述基站的物理层认证合法,且所述基站确定所述用户终端的物理层认证合法后,所述用户终端通过所述基站与对应的服务器建立业务通道,所述用户终端接收所述新业务到达请求,所述服务器通过所述基站为所述用户终端提供新业务服务;或者,在所述用户终端确定所述基站的物理层认证不合法/所述基站确定所述用户终端的物理层认证不合法,则所述用户终端拒绝所述新业务到达请求。
本公开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邮电大学,未经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591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