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简支梁和倒T盖梁体系的桥面连续结构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59222.7 | 申请日: | 2021-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186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陈卫伟;胡方健;王义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00 | 分类号: | E01D19/00;E01D2/00;E01D19/08;E01D19/12 |
代理公司: | 上海知义律师事务所 31304 | 代理人: | 刘峰 |
地址: | 20001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简支梁 体系 桥面 连续 结构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简支梁和倒T盖梁体系的桥面连续结构及施工方法,包括由多根主梁和横截面呈倒T形的倒T盖梁形成的桥梁结构;每一主梁上均设有桥面混凝土铺装层;每两个相邻的主梁的连接端,与相应的倒T盖梁之间均通过桥面连续构造连接;施工时,先安装每两个相邻的主梁、橡胶发泡板,并设置隔离层;然后,设置桥面混凝土铺装钢筋网并浇筑桥面混凝土铺装层;完成后,安装桥面铺装加强钢筋,并浇筑钢纤维混凝土;待达到预定龄期后即完成施工。本发明的应用能够在不对原有简支梁和倒T盖梁体系造成较大影响的情况下,能够的有效地简化构造,保障施工进度和质量,保证桥面连续构造的受力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建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用于简支梁和倒T盖梁体系的桥面连续结构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简支梁结构受力明确,施工方便,结构尺寸及配筋可标准化设计,有利于工业化生产提高桥梁建设效率,在城市、公路桥梁工程中应用广泛。倒T盖梁采用倒T形截面,结构受力合理,可有效降低桥梁整体建筑高度,有利于桥下净空及桥梁整体景观效果的提升。因此,简支梁+倒T盖梁的结构体系在城市、公路桥梁中应用较为广泛。
为解决桥面伸缩缝过多、行车舒适性不佳的问题,简支梁桥常采用“结构简支、桥面连续”的形式,3至4跨一联,一联内的桥面铺装层连续。目前,“简支梁+倒T盖梁”的结构体系采用传统的桥面连续构造,具体方法是将桥面连续构造设置在桥面钢筋混凝土铺装层内,分别支承于主梁与倒T盖梁的顶面上。
传统的桥面连续构造应用于“简支梁+倒T盖梁”的结构体系时,存在以下问题:
1)倒T盖梁与支承于盖梁左右两侧的主梁衔接时需设置两道桥面连续构造,构造设计及施工较为复杂;
2)倒T盖梁与主梁的竖向及转动刚度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桥面连续构造分别支承于主梁与倒T盖梁顶面,存在变形不协调问题,从而产生桥面铺装混凝土开裂的问题;
因此,如何在不对原有简支梁和倒T盖梁体系造成较大影响的情况下,能够的有效地简化构造,保障施工进度和质量,保证桥面连续构造的受力性能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用于简支梁和倒T盖梁体系的桥面连续结构及施工方法,实现的目的是在不对原有简支梁和倒T盖梁体系造成较大影响的情况下,能够的有效地简化构造,保障施工进度和质量,保证桥面连续构造的受力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了用于简支梁和倒T盖梁体系的桥面连续结构,包括由多根主梁和横截面呈倒T形的倒T盖梁形成的桥梁结构;每一所述主梁上均设有桥面混凝土铺装层。
其中,每两个相邻的所述主梁的连接端,与相应的所述倒T盖梁之间均通过桥面连续构造连接;
每一所述桥面连续构造均包括连续构造混凝土铺装层,通过所述连续构造混凝土铺装层与相应的所述桥面混凝土铺装层形成桥面铺装;
每一所述桥面连续构造均包括从相应的两个所述主梁的连接端沿着相应的所述倒T盖梁上面延伸的纵向挑臂板;
两个相邻的所述主梁的两个所述纵向挑臂板之间均存在0.02米至0.05米的间隙;每一所述间隙均通过设置橡胶发泡板填充;
每一所述纵向挑臂板的下面与相应的所述倒T盖梁上面之间均间隔0.05米至0.15米的间隙;
每两个相邻的所述主梁的两个所述纵向挑臂板的上面,与上方相应的所述连续构造混凝土铺装层之间均设有隔离层;
每一所述连续构造混凝土铺装层均包括从下向上依次有连接呈一整体的桥面铺装加强钢筋和桥面混凝土铺装钢筋网;
每一所述桥面铺装加强钢筋的纵向钢筋的直径均为相应的所述桥面混凝土铺装钢筋网的纵向钢筋的直径的1.5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592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