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环境数据预判的配电网超前韧性重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59585.0 | 申请日: | 2021-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460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付东;刘正祎;丁以心;张瑶瑶;李智;王万甲;郑秀春;金银龙;路天峰;张祥;贾俊海;王震;吕红毓;王智宇;路学文;肖隆君;刘书剑;吴厚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抚顺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 |
代理公司: | 辽宁沈阳国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100 | 代理人: | 姜婷婷 |
地址: | 113008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环境 数据 配电网 超前 韧性 方法 | ||
1.基于环境数据预判的配电网超前韧性重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p1:故障隔离,当故障未被隔离时,配电网中与故障直接或间接相连的节点都会受到故障的影响而导致电力服务中断;
Sp2:电网韧性刻画与度量,明确电网韧性研究边界,研究电力损失“动态性”、“阶段性”与 “多态性”特征,实现对电网韧性的度量与刻画;
Sp3:建立模型,以极端天气下配电系统的期望失负荷量最小为目标建立配电系统两阶段重构的韧性提升优化模型,分别对事故前阶段、事故后隔离阶段和事故后恢复阶段建立模型;
Sp4:算法求解,对配电系统两阶段重构的韧性提升优化模型采用场景分解算法进行求解,获得事故前阶段远程可控制开关配置和网络重构的最佳方案;
Sp5:优化方案,对事故前阶段和事故后阶段进行结果优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环境数据预判的配电网超前韧性重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故障未被隔离时,配电网中与故障直接或间接相连的节点都会受到故障的影响而导致电力服务中断,通过MEG的提前配置,并结合网络重构形成MEG孤岛,阻断故障在配电网中的传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环境数据预判的配电网超前韧性重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事故前阶段需要对MEG进行优化配置,所述事故前阶段重构形成MEG孤岛时,保证重构后形成的各部分网络为辐射状,所述事故前阶段,由于极端自然灾害还未到来,配电网正常运行,应满足潮流约束且不应因为采取预防措施而产生失负荷,即此阶段失负荷功率为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环境数据预判的配电网超前韧性重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事故前阶段,配电网络通过重构形成了 4 个独立的部分,每个MEG均各自形成了一个孤岛,所述在事故后隔离阶段,所采取的MEG配置及 MEG 孤岛措施保证了部分负荷的电力服务,而在事故后恢复阶段,通过RCS的快速动作,恢复系统负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环境数据预判的配电网超前韧性重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网韧性刻画与度量是分别对电网吸收力、适应力、恢复力进行刻画与度量,然后通过主动调整以及调用系对灾害做出响应,快速修复系统。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环境数据预判的配电网超前韧性重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EG为可灵活移动的移动式应急电源,当极端自然灾害引发严重故障,导致配电网中的电力服务中断时,两阶段的MEG调度方法,通过MEG的预防性配置和实时调度,保证关键负荷的电力服务,其中重点考虑了MEG在交通网络中的调度对负荷恢复过程的影响。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环境数据预判的配电网超前韧性重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CS为可以远程控制开闭状态的远程可控制开关,因此需要结合故障后RCS的快速动作特性,对RCS进行优化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环境数据预判的配电网超前韧性重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优化方案的事故前阶段优化为在严重故障发生时,通过MEG的提前配置,并结合网络重构形成MEG孤岛,有效阻断故障在配电网中的传播,保证部分负荷不受严重故障影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环境数据预判的配电网超前韧性重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优化方案的事故后阶段优化结果为在故障精确隔离后,通过RCS的快速动作以及已配置的MEG,使负荷快速接入有源无故障区域。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环境数据预判的配电网超前韧性重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故障全部隔离后,可采用RCS进行快速的网络重构,配合MEG,通过MEG事故前阶段的优化配置并形成预防性MEG孤岛,以及事故后RCS的快速动作配合MEG快速恢复负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抚顺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抚顺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5958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