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置种或苗和沙土的竹筒嵌入式固沙治沙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60069.X | 申请日: | 2021-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773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发明(设计)人: | 张宁;彭晓兰;张鼎曦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鼎曦 |
主分类号: | A01G9/029 | 分类号: | A01G9/029;A01B79/02;E02D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0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置 沙土 竹筒 嵌入式 固沙 治沙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置种或苗和沙土的竹筒嵌入式固沙治沙方法及装置,它主要适用于在沙漠荒原上固沙治沙造林的竹筒嵌入式固沙治沙方法及装置。该装置包括至少一竹筒主体和适量沙土和至少一沙生植物的种子或幼苗,栽植于沙漠荒原上,通过其吸湿通孔和根须过孔来完成从浮沙层下面的干沙层或湿沙层的沙土里吸取水分和湿气并完成根须向外延伸网状分布相互支撑从而提高种、苗成活率进而实现固沙治沙之目的。本发明具有适应性强,材料易得,栽植便利,能治标治本,不会造成二次污染,苗木存活率高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置种或苗和沙土的竹筒嵌入式固沙治沙方法及装置,它主要适用于在沙漠荒原上固沙治沙造林的竹筒嵌入式固沙治沙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预防土地沙化、治理沙化土地的方法主要分为物理、化学、植物三种;其中预防土地沙化、治理沙化土地的装置和技术较多,草方格沙障、黏土沙障、平铺沙障、立式沙障以及塑料薄膜固沙技术、液态膜技术、固体水植苗技术等得到了应用或试用,其中1x1米大小、10~20厘米高的麦草方格沙障,因其固沙效果好在我国得到了较好的推广。上述常用的预防土地沙化、治理沙化土地的方法以及装置和技术,在实施使用中虽各有各的优势和长处,但多多少少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和短板,要么治标不治本,仅能固沙,不能绿化;要么造成二次污染,不利于环境保护;要么不能保水保湿,浇水养护繁杂费工,苗木存活率低等等;故实用中不能令人满意。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目前常用的预防土地沙化、治理沙化土地的方法以及装置和技术普遍存在的治标不治本,容易造成二次污染以及不能保水保湿,苗木存活率低等缺点,特提出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既治标又治本、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又能保水保湿、苗木存活率高的一种内置种或苗和沙土的竹筒嵌入式固沙治沙方法及装置,以弥补目前的不足。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内置种或苗和沙土的竹筒嵌入式固沙治沙方法,其特征是将适量沙土对位按序先撒填在竹筒主体的底部竹筒内隔的上部并使其达到合理的厚度,再将种子或幼苗通过适量沙土的撒填压实固紧定位而将其内置在竹筒主体里的相应部位,栽植时通过挖坑压嵌固植或犁耕压嵌固植或锤击压嵌固植等方式将一种内置种或苗和沙土的竹筒嵌入式固沙治沙装置按栽植要求和深度要求和间距要求填埋到位固植在沙漠荒原上,一次性浇透肥水,并通过一种内置种或苗和沙土的竹筒嵌入式固沙治沙装置上的吸湿通孔和根须过孔来完成从浮沙层下面的干沙层或湿沙层的沙土里吸取水分和湿气并完成根须向外延伸茁壮生长网状分布相互支撑从而提高种、苗成活率进而实现固沙治沙之目的。一种内置种或苗和沙土的竹筒嵌入式固沙治沙装置,其特征是该装置包括至少一竹筒主体和适量沙土和至少一沙生植物的种子或幼苗;所述竹筒主体是在成竹上截取的具有合理内径、合理长度、一定几何形状的其底部带有竹筒内隔的竹筒主体,所述竹筒主体的底部竹筒内隔的相应位置设置有至少一个吸湿通孔,所述竹筒主体的中下部相应位置的竹筒壁上设置有至少三个根须过孔,所述种子或幼苗是通过所述适量沙土的对位按序分次分层撒填压实固紧定位而内置在竹筒主体里的相应部位而完成组装的;所述的组装好的该装置按要求固植于沙漠荒原,通过其吸湿通孔和根须过孔来完成从浮沙层下面的干沙层或湿沙层的沙土里吸取水分和湿气并完成根须向外延伸茁壮生长网状分布相互支撑从而提高种、苗成活率进而实现固沙治沙之目的。
优选的是,一种内置种或苗和沙土的竹筒嵌入式固沙治沙装置,其特征是该装置的竹筒主体的合理内径为4~16厘米。
优选的是,一种内置种或苗和沙土的竹筒嵌入式固沙治沙装置,其特征是该装置的竹筒主体的合理长度为25~100厘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鼎曦,未经张鼎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6006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