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多筛孔井修复地下水效率的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60171.X | 申请日: | 2021-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188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发明(设计)人: | 叶逾;许文瑜;刘森;鲁春辉;谢一凡;井淼;徐腾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29/12 | 分类号: | E02D29/12;C02F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王美丽 |
地址: | 21002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多筛孔井 修复 地下水 效率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多筛孔井修复地下水效率的结构,包括设置在待修复含水层中的多筛孔井,多筛孔井的井壁间隔设置有多个不透水区与筛孔区,多筛孔井的井壁外侧设有非均质多孔介质区域,非均质多孔介质区域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介质区域和第二介质区域,其中,第一介质区域正对不透水区,其渗透性高于第二介质,其余区域填充第二介质,第二介质选用含水层多孔介质。本发明能够在原位多筛孔井修复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地下水污染的修复效率,通过在原位多筛孔井井壁外侧人为制造非均质地质条件,使通过多筛孔井输送向待修复区域的修复液发生聚集与绕流,从而增加修复液的横向弥散,提高修复液和地下水污染物之间的质量交换通量和反应混合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修复地下水效率的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提高多筛孔井修复地下水效率的结构。
背景技术
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地下水污染的控制与修复迫在眉睫。原位多筛孔井修复地下水的方法是一种原位地下水修复技术,通过多筛孔井将修复液注入被污染的含水层,多个筛孔区将修复液分成多条羽流,使修复液与污染物充分混合,通过生物化学反应使得污染物得到降解,该方法可以降低能源损耗和人工成本。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多筛孔井修复地下水效率的结构,通过人为制造多筛孔井井壁外侧的非均质地质条件,以加强修复液和地下水中污染物间的混合,提高修复效率。
技术方案:本发明包括设置在待修复含水层中的多筛孔井,所述多筛孔井的井壁间隔设置有多个不透水区与筛孔区,多筛孔井的井壁外侧设有多孔介质区域,所述的多孔介质区域包括第一介质区域和第二介质区域,其中,第一介质区域和第二介质区域间隔设置,所述的第一介质区域正对不透水区,其余区域填充第二介质。
所述第一介质区域的渗透性高于第二介质区域,第一介质为高渗透性多孔介质,本发明采用砾石,第二介质为含水层多孔介质,本发明采用砂石。
所述第一介质区域的厚度不大于不透水区的厚度。
所述的第一介质区域和第二介质区域沿多筛孔井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人为制造非均质地质条件。
所述第一介质区域和第二介质区域的填充方法为:
(1)获取待修复含水层污染区域的地质参数;
(2)根据地质参数及多筛孔井的结构确定第一介质区域和第二介质区域的孔隙度、渗透系数和尺寸;
(3)在相邻筛孔区之间的位置填充第一介质,在其它井壁外侧区域填充第二介质。
所述待修复含水层污染区域的地质参数包括土壤孔隙度、渗透系数。
所述的第一介质选用渗透性高于含水层的多孔介质,本发明采用砾石。
所述的第二介质选用含水层多孔介质,本发明采用砂石。
有益效果:本发明能够在原位多筛孔井修复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地下水污染的修复效率,通过在原位多筛孔井井壁外侧人为制造非均质地质条件,使通过多筛孔井输送向待修复区域的修复液发生聚集与绕流,从而增加修复液的横向弥散,提高修复液和地下水污染物之间的质量交换通量和反应混合效率,本发明可以在投入成本较少的情况下有效增强反应效率,提升地下水修复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二维数值模拟的概念模型图;
图3a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均质地质条件的溶质羽分布图;
图3b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非均质地质条件的溶质羽分布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改变砾石层位置的提升效率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改变砾石层尺寸的提升效率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6017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干血斑片自动采集冲孔仪
- 下一篇:一种用于木材加工的打磨装置及打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