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铑铱分离精炼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60228.6 | 申请日: | 2021-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557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姬亚沣;马会强;马帅;董华绘;姬利红;衡振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金泉矿冶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11/00 | 分类号: | C22B11/00;C22B3/38 |
代理公司: | 郑州汇诚众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211 | 代理人: | 栗星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离 精炼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铑铱分离精炼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待分离的铑铱溶液,控制铑质量浓度为45~55g/L,氢离子浓度为3.5‑4.5mol/L;S2:将铑铱溶液加热至80~90℃,再加入800~1200ml的过氧化氢进行搅拌,之后冷却待用S3:分别制备3.5~4.5mol/L的盐酸溶液和8~12%的氢氧化钠溶液;S4:在磷酸三丁酯内加入等体积的S3制得的盐酸溶液进行预平衡2次,静置后放出液相,并加入800~1200ml的过氧化氢,搅拌后备用;S5:将S4处理过的溶液和S1制备的铑铱溶液混合并搅拌8~12分钟,静置后放出萃余液;S6:取S3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8~12L,对S5的有机相进行反洗2~3次,放出液相。最终可得到99.9~99.9%左右成品铑粉,以及99.9~99.9%的海绵铱粉,克服了铑铱分离不彻底的难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铑铱分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铑铱分离精炼工艺。
背景技术
铑铱的化学性质相似,其在盐酸介质中的存在状态又十分复杂,一般都是在其他金属基本分离后,再进行分离,提纯。早期,工业上的铑、铱分离是基于用H2S或Na2S从亚硝基络合物溶液中沉淀出铑,后改用(NH4)2S,但该方法过滤困难,不能达到有效分离。多数工厂采用的是KHSO4熔融,使铑转入溶液,然后用亚硝酸盐络合法精制,得99.9%的铑粉,将含铱渣进行碱熔,并转入溶液,用(NH4)2IrCl6反复结晶,煅烧,制得99.9%的铱粉。溶液中的铑铱,通常是在氧化剂存在下,使(NH4)2IrCl6沉淀与铑分离。这些方法的主要缺点是:过程冗长,操作复杂,劳动条件差,直收率低,试剂消耗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铑铱分离精炼工艺,以解决现有铑铱分离操作复杂,直收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铑铱分离精炼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待分离的铑铱溶液,控制铑质量浓度为45~55g/L,氢离子浓度为3.5-4.5mol/L;
S2:取S1制备的铑铱溶液18~22L,加热至80~90℃,再加入800~1200ml的过氧化氢进行搅拌,之后冷却待用;
S3:分别制备3.5~4.5mol/L的盐酸溶液和8~12%的氢氧化钠溶液;
S4:在磷酸三丁酯内加入等体积的S3制得的盐酸溶液进行预平衡2次,静置后放出液相,并加入800~1200ml的过氧化氢,搅拌后备用;
S5:将S4处理过的溶液和S1制备的铑铱溶液混合并搅拌8~12分钟,静置后放出萃余液;
S6:取S3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8~12L,对S5的有机相进行反洗2~3次,放出液相。
进一步优选,将S5得到的萃余液用甲酸或水合肼还原、煅烧及氢气还原,得到海绵铑。
进一步优选,将S6中的液相经过过滤、浓缩、氧化沉淀、煅烧及氢气还原得到海绵铱。
进一步优选,氧化沉淀是在经过浓缩的铱溶液中加入盐酸、硫酸钠及氯化铵,并进行搅拌沉淀。
进一步优选,在S6的有机相内,加入S3配置的盐酸溶液18~22L,并进行搅拌4~6分钟,完成磷酸三丁酯的再生。
进一步优选,将S5得到的萃余液按S4、S5的顺序进行2~3级萃取,至萃余液经检测铱含量在光谱分析下限。
进一步优选,S1中铑铱溶液中不含贵金属阳离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金泉矿冶设备有限公司,未经郑州金泉矿冶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6022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