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增力调速逃生缓降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62397.3 | 申请日: | 2021-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770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7 |
发明(设计)人: | 张旭忠;王付杰;倪娟;王勃;师玲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运城学院 |
主分类号: | A62B1/10 | 分类号: | A62B1/10;A62B1/14 |
代理公司: | 太原达引擎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20 | 代理人: | 郭栋梁 |
地址: | 044000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调速 逃生 缓降器 | ||
一种自动增力调速逃生缓降器,属于消防逃生个人自救设备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离心制动装置、自增力制动组件与行星轮增速传动组件配合可自动调整平衡,绕绳轮一侧通过花键与行星架连接,齿圈通过连接组件固定在侧板上,太阳轮轴穿过绕绳轮,离心制动装置、自增力制动组件通过键与太阳轮轴连接,安装在绕绳轮另一侧,随太阳轮轴自由转动。本发明完全采用机械结构,兼顾了结构紧凑、性能稳定、体积小巧,缓降效果好,负荷能力高,确保人员在安全速度内平稳降落,并且可以在多人使用的情况下,自动实现速度的调节,保障使用者人身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消防逃生个人自救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增力调速逃生缓降器。
背景技术
高层建筑快速发展,但是消防应急救援装备能力远远落后于高层建筑的发展,现有消防设备体积庞大受到建筑环境的影响,机动性差,另外现有消防设备救援能力差,每次只能营救2-3人,且对于15层以上的楼层只能是“望楼兴叹”。一旦遇到高楼火灾,不能满足现场实际救援需要。
逃生缓降器主要针对普通家庭和个人使用。使用者先将吊钩挂在室内窗户、管道等可以承重的物体上,然后将绑带系在人体腰部,从窗户上下落缓缓降到地面。每次可承载多人自由下滑,其下滑速度约每秒0.5-1.5米。
现有逃生缓降器,存在单次使用人数的限制,耽误救援,而且存在速度不易控制或者是采用手动控制,对逃生人员的使用要求比较高。在紧急情况下,很难保证在安全速度范围内下降,容易造成使用者额外受伤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增力调速逃生缓降器。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自动增力调速逃生缓降器,它包括外壳机架组、行星轮增速传动组件、离心制动装置与自增力制动组件,其中:
所述外壳机架组包括侧板、壳体和端盖,所述端盖包括大端端盖和小端端盖;所述侧板相对设置,两侧所述侧板相对端面的心部分别设置主轴套管,绕绳轮的两端通过轴承分别安装于对应的主轴套管中,并且绕绳轮的转轴设置为空心轴;所述壳体外形为圆台状,壳体沿水平方向设置在一侧侧板的外侧端面上,壳体的外侧端面固定安装小端端盖;
所述行星轮增速传动组件包括齿圈、太阳轮轴、行星架和行星轮,齿圈设置在远离壳体一侧的侧板的外侧端面上,大端端盖设置于齿圈的外端面处,若干连接组件沿圆周方向布置,并且每一连接组件依次贯穿大端端盖、齿圈、两侧侧板与壳体的端面;所述行星架通过花键安装在绕绳轮上并靠近齿圈的一侧,太阳轮轴依次贯穿绕绳轮的空心轴与壳体并延伸至壳体外侧,行星轮安装在行星架,行星轮与齿圈相内啮合,行星轮与太阳轮轴相外啮合;
所述离心制动装置与自增力制动组件均设置于壳体中,所述离心制动装置包括离心摩擦块座、离心摩擦块和制动鼓,所述自增力制动组件包括棘齿轴、碟形弹簧、外摩擦盘、内摩擦盘、离心棘爪、离心棘爪座和铜螺母;离心摩擦块座、离心棘爪座通过键由壳体的近端向壳体的自由端依次安装在太阳轮轴上,棘齿轴套设在壳体内太阳轮轴的最远端;碟形弹簧沿轴线方向压紧离心摩擦块座、外摩擦盘、内摩擦盘、棘齿轴以及铜螺母,太阳轮轴转动时离心摩擦块座、外摩擦盘、内摩擦盘以及棘齿轴之间产生摩擦阻力矩;
所述制动鼓的外侧壁上沿圆周方向均布若干限位台阶,限位台阶的长度方向与制动鼓的轴线方向相互平行,壳体的内壁上与限位台阶位置对应处设置第一纵向长槽,限位台阶卡装于第一纵向长槽中;所述离心摩擦块的根部通过轴销铰接于离心摩擦块座的偏心位置处,并且两个离心摩擦块关于中心对称安装,两个离心摩擦块的中部通过弹簧连接;当弹簧处于自由状态时,离心摩擦块与制动鼓分离,当离心摩擦块座随太阳轮轴旋转时,离心摩擦块受离心力作用向外摆动并驱动弹簧伸长,离心摩擦块的外侧壁压紧制动鼓的内侧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运城学院,未经运城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6239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