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调器及其风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62398.8 | 申请日: | 2021-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578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9 |
发明(设计)人: | 周孝华;高旭;张幼财;李泳桦 | 申请(专利权)人: |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0011 | 分类号: | F24F1/0011;F24F1/0073;F24F13/14;F24F13/20;F24F13/28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70 | 代理人: | 李晨幼 |
地址: | 528427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调器 及其 风道 结构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及其风道结构,涉及空气调节装置技术领域,本申请主要对风道的具体结构形状作出了改进,在本申请中,风道被配置呈沿蜗壳出口至风口的方向呈平滑曲线形状延伸,气流在通过风道时,能够沿风道内壁平缓、顺滑地流动,气流所面临的气动阻力较小,其出风量更大,进而提升了整个空调器、风道结构的出风性能,改善了用户使用体验。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空气调节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器及其风道结构。
背景技术
空调器的室内机本体中均设置有风道结构,用于实现送风。风道结构包括有风道和蜗壳,蜗壳的出口和风道相连通,以使得蜗壳中输出的气流能够通入至风道当中,进而被输送至风口处。
在常规的空调器中,蜗壳出口和空调出风口一般处于蜗壳轴向上的同一位置,这样通过直线风道即可将气流从蜗壳出口输送至风口处。但在部分情况下,为了节省空间,蜗壳出口和空调出风口并不处于蜗壳轴向上的同一位置时,部分蜗壳出口和空调出风口之间需要形成直角风道,此时便存在风阻较大,影响出风量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空调器及其风道结构,其气动阻力较小,能够有效提升出风量。而本申请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为: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风道结构,所述风道结构包括:
蜗壳;
风道,所述风道的一端与所述蜗壳的出口相连通,所述风道的另一端限定有风口,所述风口和所述蜗壳的出口在所述蜗壳的轴向上错开设置,所述风道沿所述蜗壳的出口至所述风口的方向呈平滑曲线形状延伸。
在本申请部分实施例中,所述风道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延伸段和第二延伸段,所述第一延伸段与所述蜗壳的出口相连通,所述第二延伸段限定出所述风口;
所述第一延伸段线相对所述蜗壳以第一夹角α弯折,所述第二延伸段相对所述第一延伸段以第二夹角β弯折;
其中,所述第一夹角α为被配置为120°≤α≤170°,所述第二夹角β被配置为α≤β≤α+50°。
在本申请部分实施例中,垂直于所述风口所在平面的直线为第一直线,与所述蜗壳型线末端相切的直线为第二直线,所述第一直线和第二直线呈第三夹角ψ设置,所述第三夹角ψ被配置为100°≤ψ≤160°。
在本申请部分实施例中,所述风道结构还包括:
盖板,所述盖板设于所述风口处;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盖板相连接,以带动所述盖板打开或关闭所述风口;
其中,所述风口的部分侧壁朝所述风口中央部位凹陷,以限定出处于所述风道外侧的凹陷区域,所述驱动机构设于所述凹陷区域当中。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风道结构,所述风道结构设于所述室内机本体内。
在本申请部分实施例中,还包括设于所述室内机本体内的过滤件,所述室内机本体内限定有新风通道,所述过滤件设于所述蜗壳的入口和所述新风通道之间,并且所述过滤件位于所述蜗壳靠近所述风口一侧外。
在本申请部分实施例中,所述室内机本体上形成有与其内部相连通的安装口,所述过滤件穿过所述安装口,从而安装在所述室内本体内部。
在本申请部分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口设于所述室内机本体的正面之上。
在本申请部分实施例中,还包括设于所述室内机本体内的支架部,所述过滤件活动连接在所述支架部上,所述过滤件被配置成能够相对所述支架部活动而从所述安装口脱出于所述室内机本体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未经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6239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有监督学习模型的翼型转捩区域判断方法
- 下一篇:一种空调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