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计算碳排放强度的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62526.9 | 申请日: | 2021-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867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刘广一;李志宏;汤亚宸;刘婷婷;谭俊;范宏;张宇;付海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远景智能国际私人投资有限公司;北京远景科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远景科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10 | 分类号: | G06F17/10;G06Q5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邢少真 |
地址: | 新加坡港湾大道1号吉宝***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计算 排放 强度 方法 装置 终端 存储 介质 | ||
1.一种计算碳排放强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电力系统的基本属性数据,基于所述基本属性数据得到发电机组的有功发电量;
根据所述发电机组的生命周期类型获取所述发电机组的发电燃料碳排放因子初值,所述发电燃料碳排放因子初值用于指示单位发电量所产生的碳排放量的大小;
根据所述发电机组的所述有功发电量和所述发电燃料碳排放因子初值,计算所述发电机组的碳排放强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计算所述发电机组的碳排放强度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发电机组的负荷;
将所述发电机组的负荷和所述发电机组的碳排放强度相除,所得的商是所述发电机组的碳强度因子,所述碳强度因子用于指示所述发电机组的单位发电量所产生的碳排放量,所述碳强度因子和所述发电燃料碳排放因子初值正相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发电机组的生命周期类型获取所述发电机组的发电燃料碳排放因子初值,包括:
在所述生命周期类型为假的情况下,采用第一预设映射关系,确定所述发电机组的类型所对应的中间发电燃料碳排放因子;
将所述中间发电燃料碳排放因子确定为所述发电机组的类型所对应的所述发电燃料碳排放因子初值;
或,
在所述生命周期类型为真的情况下,获取所述发电机组的基础发电燃料碳排放因子,所述基础发电燃料碳排放因子用于指示所述发电机组在投产发电前所产生的碳排放量的估计值;
采用第一预设映射关系,确定所述发电机组的类型所对应的中间发电燃料碳排放因子;
将所述中间发电燃料碳排放因子和所述基础发电燃料碳排放因子之和,确定为所述发电机组的类型所对应的所述发电燃料碳排放因子初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第一预设映射关系,确定所述发电机组的类型所对应的中间发电燃料碳排放因子,包括:
获取所述发电机组的类型,所述发电机组的类型用于指示所述发电机组所采用的输入动力,所述输入动力包括火力热能、水力势能、风力动能、太阳能和核能中至少一种;
根据所述第一预设映射关系的记录,确定所述发电机组的类型所对应的所述中间发电燃料碳排放因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发电机组所采用的输入能源包括所述火力热能的情况下,所述发电机组是火电机组,所述根据所述第一预设映射关系的记录,确定所述发电机组的类型所对应的所述中间发电燃料碳排放因子,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预设映射关系的记录,确定所述火电机组所对应的中间发电燃料碳排放因子集合,所述中间发电燃料碳排放因子集合是包括n个整数的集合,n为正整数;
获取所述火电机组所属的电力系统中的火力排碳等级,所述火力排碳等级用于指示所述火电机组产生单位电力时的碳排放量;
根据第二预设映射关系,从所述中间发电燃料碳排放因子集合中确定所述火力排碳等级所对应的所述中间发电燃料碳排放因子,所述第二预设映射关系关联于所述火电机组所属的所述电力系统。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时空统计范围,所述时空条件包括时间范围和/或空间范围;
将属于所述时空统计范围内的所述发电机组确定为目标机组群;
累加所述目标机组群中每个所述发电机组的所述碳排放强度,得到所述时空统计范围对应的所述碳排放强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累加所述目标机组群中每个所述发电机组的所述碳排放强度,得到所述时空统计范围的所述碳排放强度,包括:
获取所述时空统计范围内的等效负载,所述等效负载用于指示向所述目标机组群供电的外部设备;
获取所述等效负载的供电路径上的母线碳排放强度,所述母线碳排放强度用于指示所述母线包括的各段线路的碳排放强度和变压器的碳排放强度之和;
累加所述目标机组群中每个所述发电机组的所述碳排放强度,将得到的和与所述母线碳排放强度相加,得到所述时空统计范围的所述碳排放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远景智能国际私人投资有限公司;北京远景科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远景科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远景智能国际私人投资有限公司;北京远景科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远景科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6252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能制冷空调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高增益双输入DC-DC变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