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缆辅助固定装置及竖井内电缆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62648.8 | 申请日: | 2021-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899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高金虎;张俊锋;曾志义;周建忠;刘瑞生;魏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华冶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3/02 | 分类号: | H02G3/02;H02G3/32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李平;杨桦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缆 辅助 固定 装置 竖井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电缆施工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电缆辅助固定装置及竖井内电缆施工方法,该电缆辅助固定装置包括钢丝绳和间隔设置在钢丝绳上的若干固定夹具;所述固定夹具包括两个相向设置的夹板,所述夹板上设有向外凸出的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所述夹板上设有紧固件将所述两个夹板连接在一起,形成可容置所述钢丝绳和电缆的两个夹持空间;所述钢丝绳上间隔设有若干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上端支撑所述固定夹具,防止所述固定夹具向下滑动。该竖井内电缆施工方法采用了该电缆辅助固定装置,在下放电缆时,电缆远离竖井内壁,在下放至预设高度后,可绕钢丝绳转动电缆,使电缆靠近竖井内壁的电缆钩,方便工人将电缆安装在电缆钩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施工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电缆辅助固定装置及竖井内电缆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矿山井下特别是竖井开拓的矿井,井下施工用电时需将地表的高压电引至井下,因此需要在竖井内进行高压电缆的施工,施工过程主要包括高压电缆的下放及安装固定。在竖井长度较长时,因高压电缆的直径及重量较大,高压电缆下放过程中,需要做好充足的安全措施防止施工人员坠落,同时还需防止高压电缆与竖井井壁摩擦,造成高压电缆的破损。在竖井内固定安装高压电缆时,需要小范围移动高压电缆,将其移动至竖井井壁的电缆钩及卡子内。但是由于竖井内作业空间狭小,且属于高空作业,因此可借助的设备和工具较少,基本只能靠人力去挪动,施工较为困难,工人的劳动强度大,消耗人力多,安全管理难度极大。另外,移动高压电缆时,还容易造成高压电缆触碰到井壁,产生破损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缆辅助固定装置及竖井内电缆施工方法,降低在竖井内下放及固定电缆的难度,提高施工的安全性,并且保护电缆使其在施工过程中不会产生破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缆辅助固定装置,包括:钢丝绳和间隔设置在钢丝绳上的若干固定夹具;所述固定夹具包括两个相向设置的夹板,所述夹板上设有向外凸出的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所述夹板上设有紧固件将所述两个夹板连接在一起,形成可容置所述钢丝绳和电缆的两个夹持空间;所述钢丝绳上间隔设有若干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上端支撑所述固定夹具,防止所述固定夹具向下滑动。
优选地,所述固定夹具转动连接在所述钢丝绳上;所述钢丝绳与所述固定夹具连接处涂覆有润滑油。
优选地,所述第一夹持部呈半圆形,其直径不小于所述钢丝绳的直径。
优选地,所述第二夹持部内壁设有保护套。
优选地,所述限位环与所述固定夹具间还设置有垫片,所述垫片套设在所述钢丝绳上。
优选地,所述固定夹具等间距地设置在所述钢丝绳上。
优选地,相邻两个所述固定夹具间的距离为10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竖井内电缆施工方法,包括:
制作如上所述的固定夹具,在竖井上方设置钢丝绳悬吊点,在所述钢丝绳的端部安装限位环,并将所述固定夹具安装在限位环上方的钢丝绳上,同时在所述固定夹具内安装电缆;
将所述固定夹具的设有电缆的一端置于靠近竖井中心一侧,将所述固定夹具的设有钢丝绳的一端置于靠近竖井内壁一侧,并下放电缆,每间隔预设长度在钢丝绳上安装所述限位环并用所述固定夹具将电缆与钢丝绳连接在一起,直至达到预设高度;
绕所述钢丝绳转动所述电缆,使所述电缆靠近竖井内壁的电缆钩,自上而下依次拆卸所述固定夹具,并将电缆移动至所述电缆钩内进行固定。
优选地,所述悬吊点与竖井内壁的垂直距离不小于所述固定夹具与竖井内电缆钩的长度之和。
优选地,在安装所述限位环之前,还在所述钢丝绳上套设若干垫片,之后安装固定夹具前,将垫片置于所述限位环与固定夹具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华冶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华冶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626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