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混凝土裂缝检测试验用试验模具及操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62702.9 | 申请日: | 2021-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843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柳荣芳;魏鹏飞;钱元弟;宋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智则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3 | 代理人: | 宗寒 |
地址: | 24306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混凝土 裂缝 检测 试验 模具 操作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混凝土裂缝检测试验用试验模具及操作方法,包括方箱,所述方箱的底部安装有升降结构,所述升降结构包括底板、弯杆、滑板、螺杆、短板和凸块,所述底板的外壁与方箱的底部滑动卡接,所述底板的外侧与弯杆的内侧底部焊接相连。省去了掏取的麻烦,降低了操作难度,提高了实用性,对另一侧弹簧进行拉伸,随后松开握把,弹簧提供回弹力,使方箱回到原处产生振动,实现振捣省去搬运的麻烦,节省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便于使用,将浸出的润滑油刷在方箱的内壁,操作简单,防止漏刷,确保正常脱模,随后通过螺栓穿过直板与外界连接板进行固定,避免了振捣时方箱发生移动,省去了人工扶持的麻烦,降低了使用难度,便于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型混凝土裂缝检测试验用试验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混凝土裂缝检测试验用试验模具及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普通混凝土指以水泥为主要胶凝材料,与水、砂、石子,必要时掺入化学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按适当比例配合,经过均匀搅拌、密实成型及养护硬化而成的人造石材。混凝土主要划分为两个阶段与状态:凝结硬化前的塑性状态,即新拌混凝土或混凝土拌合物;硬化之后的坚硬状态,即硬化混凝土或混凝土。混凝土强度等级是以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划分,中国普通混凝土强度等级划分为14级: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C65、C70、C75及C80,配制混凝土的细骨料要求清洁不含杂质,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而砂中常含有一些有害杂质,如云母、粘土、淤泥、粉砂等,粘附在砂的表面,妨碍水泥与砂的粘结,降低混凝土强度;同时还增加混凝土的用水量,从而加大混凝土的收缩,降低抗冻性和抗渗性。一些有机杂质、硫化物及硫酸盐,它们都对水泥有腐蚀作用。重要工程混凝土使用的砂,应进行碱活性检验,经检验判断为有潜在危害时,在配制混凝土时,应使用含碱量小于0.6%的水泥或采用能抑制碱一骨料反应的掺合料,如粉煤灰等;当使用含钾、钠离子的外加剂时,必须进行专门试验。在一般情况下,海砂可以配制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但由于海砂含盐量较大,对钢筋有锈蚀作用,故对钢筋混凝土,海砂中氯离子含量不应超过0.06%(以干砂重的百分率计)。预应力混凝土不宜用海砂。若必须使用海砂时,则应经淡水冲洗,其氯离子含量不得大于0.02%。有些杂质如泥土、贝壳和杂物可在使用前经过冲洗、过筛处理将其清除。特别是配制高强度混凝土时更应严格些。当用较高标号水泥配制低强度混凝土时,由于水灰比(水与水泥的质量比)大,水泥用量少,拌合物的和易性不好。这时,如果砂中泥土细粉多一些,则只要将搅拌时间稍加延长,就可改善拌合物的和易性,混凝土裂缝检测在工业和民用建筑中,宽度小于0.05mm的裂缝对结构的使用无危险性,需要对0.05mm以上的裂缝进行检测分析、评定和处理。
现有的混凝土裂缝检测试验用试验模具在使用时取模麻烦,需要在磨具内部掏取,操作难度大,降低了实用性,并且振捣时需要搬运到一起上,浪费时间,降低了工作效率,不便于使用,而且涂抹润滑油需要单面逐一进行,操作麻烦,容易发生漏刷,影响脱模,同时振捣时容易发生移动,需要人工扶持,增加了使用难度,不符合现代人的使用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混凝土裂缝检测试验用试验模具及操作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混凝土裂缝检测试验用试验模具在使用时取模麻烦,需要在磨具内部掏取,操作难度大,降低了实用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混凝土裂缝检测试验用试验模具,包括方箱,所述方箱的底部安装有升降结构;
所述升降结构包括底板、弯杆、滑板、螺杆、短板和凸块;
所述底板的外壁与方箱的底部滑动卡接,所述底板的外侧与弯杆的内侧底部焊接相连,所述弯杆的顶部与滑板的底部焊接相连,所述滑板的内侧与方箱的外壁下方槽口滑动卡接,所述滑板的顶部与螺杆的底部转动相连,所述螺杆的外壁与短板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短板的内侧与方箱的外壁焊接相连,所述螺杆的一端与凸块的底部一体成型。便于取出方箱内部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6270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能环保套管头
- 下一篇:一种智能化显示隧道超欠挖投影机及操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