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虚拟解剖的能谱技术在溺死案件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63245.5 | 申请日: | 2021-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968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高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阳 |
主分类号: | A61B6/03 | 分类号: | A61B6/03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卓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9 | 代理人: | 蔡勤增 |
地址: | 163311 黑龙江省大庆市***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虚拟 解剖 技术 溺死 案件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基于虚拟解剖的能谱技术在溺死案件中的应用,对尸体进行能谱CT检测,获取溺亡的特征性信息。以水和碘为基物质对进行数据分析和图像重建,以描述肺组织中溺液的特征性信息为所述溺亡的特征性信息,包括肺部区域的有效原子序数或平均有效原子序数、肺组织中的溺液在有效原子序数图像中的呈现、肺组织中的溺液在重建单能量图像中的呈现、肺组织中的溺液在水、骨图中的呈现和肺组织中的溺液在基物质对分离后的水密度图像中的呈现等。本发明用于溺死鉴定,无需实施侵入性解剖,且检测速度快,安全性好,特异性强,准确性高,且易于为家属接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于虚拟解剖的能谱技术在溺死案件中的应用,是一种简便、快捷、准确的针对溺亡尸体检验鉴定的法医学新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溺死尸体通常没有特异性表现,实际案件中需要法医鉴定人员综合尸体征象、采用传统的解剖方法,提取主要脏器后制作病理切片、显微镜下观察、通常需要40天左右出法医鉴定报告,其缺点是操作复杂,检验人员水平不同也导致结果偏差,办案单位等待结果时间长,费用高,另外,现实中也经常会出现家属难以接受尸体解剖的情况。
虚拟解剖是利用影像学技术(CT、MRI等)对尸体进行扫描、图像处理等手段,为推断死亡原因和死亡方式提供的一种非侵入性新型解剖技术。这种技术最大的优点是非侵入性、简便、快捷,并可以把整个尸体的影像数据进行分析、保存的方法。近两年来有法医在溺死案件中应用CT技术对肺部进行扫描,通过观察影像学表现,例如肺实质组织的密度、肺部的CT 值、通过3D重建与对照组比较肺脏的体积,这些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为死因鉴定提供了依据,但肺部炎症、肺气肿、肺部肿瘤等其他疾病也可以表现出肺实质组织的密度、CT值以及肺脏体积大小变化,因此,这些技术均存在特异性不够强、不能定性肺组织内物质的问题,导致这些技术无法广泛推广。因此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找到能够快速、准确、安全且人性化的鉴定或辅助鉴定溺亡的方法,这是涉及溺亡的法医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工作方向和难点。
另一方面,能谱技术已得到发展并进入实用阶段,能谱CT利用物质在不同X射线能量(光子能量)下产生不同吸收的特性,能够提供比常规CT 更多的影像信息,不仅能够获得物质密度及其分布图像,还能获得不同kV 水平的单能量图像,能够根据所得到的能谱曲线计算出病变或组织的有效原子序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将能谱技术,特别是能谱CT技术,应用于溺亡鉴定,形成能够快速、准确、安全且人性化的溺亡鉴定或辅助鉴定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基于虚拟解剖的能谱技术在溺死案件中的应用,对尸体进行能谱CT检测,获取溺亡的特征性信息。
可以以描述肺组织中溺液的特征性信息为所述溺亡的特征性信息。
优选地,所述溺亡的特征性信息包括肺部区域的有效原子序数(像素点值或像素点分布函数)或平均有效原子序数。
优选地,所述溺亡的特征性信息包括肺组织中的溺液在有效原子序数图像中的呈现。
优选地,所述溺亡的特征性信息包括肺组织中的溺液在重建单能量图像中的呈现。
优选地,所述溺亡的特征性信息包括肺组织中的溺液在水、骨图(水- 骨骼(水)图像)中的呈现。
优选地,所述溺亡的特征性信息包括肺组织中的溺液在基物质对分离后的水密度图像中的呈现,所述基物质对中的基物质包括水。
所述肺组织中的溺液在图像中的呈现,可以是视觉图像的视觉呈现,也可以是电子图像(电子图像数据)的数据呈现或基于电子图像获得的参数呈现,或其他任意能够显示出肺组织中有无溺液的方式的呈现。
可以对上述任意一种、任意多种或全部所述溺亡的特征性信息进行单独分析或综合分析,进行是否为溺亡的判断。
必要时,还可以结合其他信息进行判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阳,未经高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632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