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电炒锅的厚膜发热盘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63743.X | 申请日: | 2021-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762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邓进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东思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6/24 | 分类号: | A47J36/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394 | 代理人: | 李迪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高新技术***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电炒锅 发热 | ||
1.一种智能电炒锅的厚膜发热盘,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基体层,所述金属基体层正面设置有绝缘导热介质层,所述绝缘导热介质层上设置有短路导体、第一导体电极、第二导体电极、NTC测温电极和NTC焊接电极,所述短路导体、第一导体电极、第二导体电极、NTC测温电极和NTC焊接电极形成导体层,所述绝缘导热介质层上与短路导体上设置有发热电阻,所述发热电阻包括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与第一导体电极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与第二导体电极连接,所述发热电阻形成多个同心设置的扇形发热区域,所述绝缘导热介质层、发热电阻和导体层上均印刷有绝缘保护介质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电炒锅的厚膜发热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盘上等分设置有六组扇形发热区域,每组所述扇形发热区域上对应设置有一组发热电阻,且多组发热电阻经过短路导体连接、通过第一导体电极以及第二导体电极形成并联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智能电炒锅的厚膜发热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电阻的宽度为d,1.0mm≤d≤3.5mm,相邻两根电阻线条之间的距离为c,0.6mm≤c≤2.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智能电炒锅的厚膜发热盘,其特征在于:六组所述扇形发热区域之间均匀设置有三组温控NTC,所述三组温控NTC的NTC测温电极和NTC焊接电极相连,且所述温控NTC与发热电阻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0.4mm。
5.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电炒锅的厚膜发热盘,其特征在于:所述NTC测温电极外连接方式是通过银线和银浆经过点胶方式固定在NTC测温电极上,并通过650度到850度之间60分钟的烧结曲线烧结完成,在进行温控NTC与NTC焊接电极的连接,所述每组温控NTC均有两个NTC测温电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电炒锅的厚膜发热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体电极与第二导体电极用于连接电源线,并采用种钉加陶瓷固定件将电源线分别与第一导体电极与第二导体电极连接在一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电炒锅的厚膜发热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导热介质层设置有三层或四层,且绝缘导热介质层的厚度不小于90u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电炒锅的厚膜发热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导热介质层、导体层、发热电阻均密封在所述绝缘保护介质层与金属基体层之间,所述绝缘保护介质层在所述第一导体电极、第二导体电极、NTC焊接电极、NTC测温电极设有接口,供外接供电电路和NTC焊接窗口,并在外贴NTC上覆盖绝缘保护树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东思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东思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6374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立体种植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有冷凝胶的抗疲劳脚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