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圆形基坑逆作滑模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65417.2 | 申请日: | 2021-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384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7 |
发明(设计)人: | 龚振宇;胡如成;张文涛;杜学才;张细宝;胡开富;杨红霞;李谷阳;雷波;向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五局集团电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E02D15/00 |
代理公司: | 长沙睿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37 | 代理人: | 周松华;孙建霞 |
地址: | 410205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形 基坑 逆作滑模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一种圆形基坑逆作滑模的施工方法,所述圆形基坑逆作滑模采用组合模板结构,整圈模板结构由12片模板组成,在脱模位置对称设两片模板为脱模片,其余模板按两片为一组,用螺栓连接组合为5大扇组合模板,各扇铰接部位通过张拉丝杠调节成整圈固定环状结构;沿基坑口冠梁周圈均匀布置有提升系统,通过液压系统控制提升系统,控制滑模的提升和下降;所述的模板采用厚度δ=10mm钢板制作,面板用80×43×5mm的槽钢作为加劲肋,转角部位用厚度δ=10mm钢板作为边幅板;模板组合高度选4m,锥度按5mm控制,在半径方向模板上口大于设计尺寸2.5mm,下口小于设计尺寸2.5mm;所述的提升系统包括提升支架和滑升千斤顶,其中提升支架主要由32#工制成,厚度δ=20mm及10mm钢板进行结构加固,采用“一字”悬臂梁,悬出端部通过预埋拉杆支撑形成稳定的三角结构支架;所述的液压系统是自动调平液压控制台;
包括下述顺序进行的施工步骤:
(1)混凝土浇筑:
按以下顺序进行:就位-下料-平仓振捣-脱模-提升或下放-钢筋绑扎-就位-下料;
其中下料要求对称均匀;施工按分层30cm一层进行,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经常变换振捣方向,并避免直接振动爬杆及模板,振捣器插入深度不得超过下层混凝土内50mm,模板提升或下放时停止振捣;滑模提升或下放根据具体根据施工情况确定合理的提升速度,初次模板初次滑升要缓慢进行,并在此过程中对提升系统、液压控制系统、模板变形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待一切正常后进行正常浇筑和滑升,平稳提升和下放速度控制在100~180mm/min范围内;
(2)滑模脱模:
从下往上,对称松两片脱模片连接丝杠,观察脱模片与混凝土粘结情况,再对称拉松各扇模片丝杆,脱模过程中适当提升油顶辅助作业;
(3)滑模提升和下放:
施工进入正常浇筑,保持连续施工,观察和分析混凝土表面情况,根据现场条件确定合理的滑升速度和分层浇筑厚度;模板提升需在脱模状态下进行,模板与现浇混凝土墙距离100mm以上提升;提升过程中检查千斤顶的情况,观察钢绞线上的压痕和受力状态是否正常,检查模板的水平度;
(4)表面修整及养护:
混凝土脱模后立即进行闸墩混凝土表面修整,用抹子在混凝土表面作原浆压平或修补,如表面平整不做修整,同时在辅助盘上设洒水管对混凝土进行养护;
(5)门洞、梁窝、预埋件施工:
井筒内的门洞、梁窝、金属结构预埋件预埋工作,在滑模施工期间依据钢丝垂线和钢尺定位在操作盘上进行预留,在辅助盘上进行门洞、梁窝模板拆除和预埋钢板、插筋进行处理,模板拆除后清洗涂油,再次复用;
(6)滑模控制:
为保证结构中心不发生偏移,门洞、梁窝和预埋件位置准确,利用井口桁架梁和井帮固定四根垂线进行中心测量控制,同时也保证其它部位的测量要求;滑模水平控制是利用千斤顶的同步器进行水平控制,或者利用水准仪测量,进行水平检查;
(7)滑模拆除:
滑模滑升或下降至指定位置时,将滑模滑空后,利用井口提升系统在井口或圈梁部位拆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形基坑逆作滑模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模拆除应注意以下事项:
1)必须在统一指挥下进行,并预先编制安全措施;
2)操作人员必须配带安全帽及安全带;
3)拆卸的滑模部件要严格检查,捆绑牢固后下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五局集团电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铁五局集团电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6541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