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波低反射的温度控制单元、超结构和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66178.2 | 申请日: | 2021-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069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罗先刚;袁黎明;黄成;蒲明博;马晓亮;计琛;廖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Q15/00 | 分类号: | H01Q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1 | 代理人: | 张乾桢 |
地址: | 610209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波 反射 温度 控制 单元 结构 设计 方法 | ||
1.一种微波低反射的珀耳帖温度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包含:
顶层;
底层,与所述顶层相对设置,包含距离所述顶层由近及远叠置的第一层体、金属反射层和第二层体;所述第一层体和第二层体上设置导流过孔,所述导流过孔内设置有导流电路,所述导流电路延伸至所述底层上背向所述顶层的一侧;金属反射层设置有贯穿孔,所述导流电路穿过所述贯穿孔并与所述金属反射层绝缘隔离;
至少一个半导体元件,设置于所述顶层与所述底层之间,并与所述导流电路相连,以提供所述顶层与所述底层间的热传导路径;
所述金属反射层贯穿孔上方设置金属挡片,所述金属挡片与所述导流电路相连,并与所述金属反射层绝缘隔离,所述金属挡片完全或部分覆盖所述金属反射层的贯穿孔;
所述半导体元件包括P型半导体晶粒和N型半导体晶粒,第一导流电路设置在顶层下表面,第二导流电路和第三导流电路设置在第一层体上表面;所述第二导流电路、所述P型半导体晶粒、所述第一导流电路、所述N型半导体晶粒、所述第三导流电路和所述导流电路组成了温度控制单元完整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电路、第二导流电路、第三导流电路除与所述半导体元件相连的区域外,其他区域均被绿油覆盖;底层上背向所述顶层的一侧,除导流电路与外部电路相连的区域外,其他区域均被绿油覆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反射层采用印刷电路板工艺加工在第二层体上,所述第一层体与所述金属反射层通过半固化片相连;所述半导体元件为碲化铋半导体晶粒。
4.一种微波低反射的珀耳帖温度控制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控制超结构包含:
多个子单元,所述子单元按网格结构排布组成超结构;
所述子单元包含多个相同的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温度控制单元,所述温度控制单元周期排布组成子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波低反射的珀耳帖温度控制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单元为方形,并包括两种编码单元,分别为“0”编码单元和“1”编码单元;
“0”编码单元包含
“1”编码单元,为“0”编码单元以其中心点旋转90°得到;
“0”编码单元和“1”编码单元反射相位差满足180°±3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低反射的珀耳帖温度控制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超结构的编码单元排布方式为010101…/101010…或010101…/010101…。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低反射的珀耳帖温度控制超结构的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优化设计温度控制单元的结构尺寸和半导体元件结构尺寸、数量、间隔尺寸的初始值和半导体元件排布结构;
S2、
S3、将“0”编码单元和“1”编码单元进行网格状排布得到所需的超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低反射的珀耳帖温度控制超结构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获得编码单元排布的具体步骤为:
S31、在平面波垂直照射由编码单元组成的超结构时,超结构的远场方向函数为:
(1)
式(1)中,
S32、超结构的方向系数为:
(2)
通过式(2)计算出任意编码单元排布的超结构散射方向图;
S33、在预设的频段范围内,根据散射方向图,对编码单元排布进行优化,获得最优的编码单元排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6617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高弹性减震器的飞机牵引车
- 下一篇:一种金属加工数控剪板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