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高层圆钢柱外悬挑板可拆卸临边防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66457.9 | 申请日: | 2021-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314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发明(设计)人: | 钱起飞;高杨;双子洋;王建鹏;张建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32 | 分类号: | E04G21/32 |
代理公司: | 济南信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0 | 代理人: | 姜明 |
地址: | 25001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层 圆钢 柱外悬挑板 可拆卸 边防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超高层圆钢柱外悬挑板可拆卸临边防护装置,包括底部连接板和顶部连接板,底部连接板内开设有底部滑槽,且底部滑槽内固定安装有导向杆,导向杆上滑动安装有一对底部连接杆,且每个底部连接杆的末端均通过调节柱安装有一个侧面夹紧架。有益效果为:该临边防护装置能够利用位于建筑楼层外悬挑板附近的至少两个圆钢柱来构建对建筑外悬挑板的临边防护结构,并且该装置安装和拆卸简单,能够快速的组装处适合高度和长度的临边防护架,同时该防护架还能够有效的避免被高空掉落的杂物砸坏,因此使用可靠安全,同时该装置不仅能够适配不同直径的圆钢柱还能够反复的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超高层圆钢柱外悬挑板可拆卸临边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新技术被应用于建筑领域,其中超高层建筑采用楼层板建筑体系的也越来越多。而在建筑过程中为了保障建筑工人的安全以及避免部分建筑材料由于某些原因由楼层边缘滑落,需要对建筑楼层的边缘进行临边防护。在现有的楼层板建筑体系中对外悬挑板的临边防护主要采用设置于外悬挑板附近的圆钢柱上拉钢绞线来实现,这种方法的问题在于钢绞线上难以固定其他的保护板或者保护杆,导致外悬挑板距离圆钢柱较远时由钢绞线所形成的临边防护难以到达外悬挑板的边缘处,难以起到临边保护的作用,并且钢绞线本身容易变形,在受到高空掉落物的砸压或者本身绑扎位置松动后容易在中间部位变形下垂,从而难以起到良好的临边保护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高层圆钢柱外悬挑板可拆卸临边防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缺乏一种良好的利用圆钢柱对外悬挑板进行临边保护的设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超高层圆钢柱外悬挑板可拆卸临边防护装置,包括底部连接板和顶部连接板,所述底部连接板内开设有底部滑槽,且底部滑槽内固定安装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上滑动安装有一对底部连接杆,且每个底部连接杆的末端均通过调节柱安装有一个侧面夹紧架;
所述底部连接板和顶部连接板之间设置有辅助支撑柱,且辅助支撑柱包括转动螺杆,所述转动螺杆的上下两端分别螺接安装有螺旋套,且螺旋套上通过挤压弹簧固定安装有配合座,所述配合座上固定安装有与底部连接板或者顶部连接板插接安装的定位杆,且螺旋套和转动螺杆的中部均一体成型或者焊接安装有便于转动的转柄;
所述调节柱包括相互滑动套接的套筒和滑动调节杆,且套筒上螺接安装有固定螺钮,所述滑动调节杆上呈线性等均阵列有连接孔,且位于滑动调节杆上的连接孔与固定螺钮卡紧安装,所述套筒的上端通过一个限位杆与侧面夹紧架的末端卡紧安装,且滑动调节杆的底部通过一个限位杆与底部连接杆的末端卡紧安装;
所述顶部连接板的内部开设有顶部滑槽,且顶部滑槽内滑动卡紧有一对螺旋滑块,每个所述螺旋滑块均与一个侧面夹紧架固定连接,且每个螺旋滑块均通过一个与顶部连接板转动安装的顶部螺杆螺旋连接,所述顶部连接板和底部连接板上均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连接架,且相邻连接架之间通过螺栓串联安装;
所述侧面夹紧架内设置有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包括与侧面夹紧架的内腔插接安装且可向下滑动的防护板,且防护板的底部通过复位弹簧与侧面夹紧架的内腔连接,所述侧面夹紧架的内腔滑动安装有一对用于夹紧防护板侧面的移动架,且移动架与侧面夹紧架的内腔侧面之间通过侧面弹簧固定;
所述侧面夹紧架上开设有导向滑槽,且导向滑槽内设置有可调式安装架,所述可调式安装架包括与导向滑槽滑动安装的连接板,且连接板上呈线性阵列设置有至少五个定位孔,所述连接板通过定位螺钮与侧面夹紧架上的相应配合安装孔固定安装,且分别位于两个连接板上的定位之间通过夹紧限位螺钮固定安装有用于夹紧圆钢柱的夹紧板。
优选的,所述导向滑槽为T形滑槽,且连接板的上下两端均一体成型有与T形滑槽配合卡紧的滑动卡块。
优选的,所述导向杆的横截面为圆形或者正六边形,且顶部滑槽的横截面为十字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6645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物体感应检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电子标签无线数传电流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