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饲料在肉牛育肥的配比方案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66694.5 | 申请日: | 2021-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859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詹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夏益生源生物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K50/10 | 分类号: | A23K50/10;A23K10/18;A23K20/147;A01K6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3 | 代理人: | 逯长明;许伟群 |
地址: | 751900 宁夏回***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饲料 肉牛 育肥 配比 方案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生物饲料在肉牛育肥的配比方案,其中益生菌为复合益生菌,其本质是一种多酶肽,在肉牛育肥的过程中有很好的效果,贯穿肉牛饲喂的整个过程,其可吸收最佳量为0.5kg,在整个育肥过程中,搭配量恒定,其他饲料的配比均以每个阶段饲料的最佳配比量进行投料。通过微生物在肉牛育肥中的功效和营养调控技术,尽可能大地发挥肉牛的生长潜力,从而提高的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畜牧业,尤其涉及肉牛的育肥。
背景技术
肉牛养殖要以造肉饲料成本作为参照标准,这最能体现饲料的营养价值及性价比,否则就会出现饲料营养成分供给不平衡现象。例如,国内不少饲料企业、养殖户仅按照肉牛体重的百分比供给精料,忽略了粗料的精确供给量,这无形中造成了饲料资源的浪费,造成造肉饲料成本较高。
目前国内肉牛行业育肥水平普遍不高,普遍存在肉牛育肥阶段日增重较低,料肉比较高,造肉饲料成本较高等问题。这与国外肉牛业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不利于我国肉牛行业在全球的竞争。如国外育肥期肉牛日增重一般在1.5~1.6kg/d,料肉比6~7:1;而国内的相应数据仅分别为1.3~1.4kg/d,8~9:1,这种现象与目前国内肉牛专用饲料技术开发水平较低有关。目前国内肉牛育肥精料配方设计不合理,无法充足、平衡的满足肉牛育肥阶段的营养需要,无法充足发挥肉牛生产性能,普遍存在某些营养成分过剩、某些营养成分不足的问题,以及存在不同程度的饲料资源浪费,性价比不高,造肉饲料成本居高不下。
因此,如何开发一种即满足肉牛营养需要,又能提高肉牛日增重,缩短出栏周期,降低料肉比以及降低造肉饲料成本的新肉牛饲料,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现在申请一种新的饲料配比方案进行肉牛的饲喂,其中益生菌为复合益生菌,其本质是一种多酶肽,在肉牛育肥的过程中有很好的效果,贯穿肉牛饲喂的整个过程,其可吸收最佳量为0.5kg,在整个育肥过程中,搭配量恒定,其他饲料的配比均以每个阶段饲料的最佳配比量进行投料。通过微生物在肉牛育肥中的功效和营养调控技术,尽可能大地发挥肉牛的生长潜力,从而提高的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生物饲料在肉牛育肥的配比方案,其中益生菌为复合益生菌,其本质是一种多酶肽,在肉牛育肥的过程中有很好的效果,贯穿肉牛饲喂的整个过程,其可吸收最佳量为0.5kg,在整个育肥过程中,搭配量恒定,其他饲料的配比均以每个阶段饲料的最佳配比量进行投料。通过微生物在肉牛育肥中的功效和营养调控技术,尽可能大地发挥肉牛的生长潜力,从而提高的经济效益。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生物饲料在肉牛育肥的配比方案,饲料配比为,益生菌投量为0.5kg,当肉牛体重为300kg时,饲料配比为:日精料3kg、青贮6kg、干草2kg;当肉牛体重为400kg时,饲料配比为:日精料3kg、青贮6kg、干草3kg;当肉牛体重为450kg时,饲料配比为:日精料4.5kg、青贮4kg、干草4kg;当肉牛体重为500kg时,饲料配比为:日精料5kg、青贮3kg、干草5kg;当肉牛体重为550kg时,饲料配比为:日精料6kg、青贮3kg、干草5kg;当肉牛体重为600kg时,饲料配比为:日精料6.5kg、青贮3kg、干草5kg;当肉牛体重为650kg时,饲料配比为:日精料7kg、青贮3kg、干草5kg;当肉牛体重为700kg时,饲料配比为:日精料8kg、青贮3kg、干草5kg;当肉牛体重为750kg时,饲料配比为:日精料8kg、青贮3kg、干草5kg;当肉牛体重为800kg时,出栏。
进一步的,益生菌为复合益生菌,为一种多酶肽。
进一步的,青贮和干草含量配比大于等于30%。
进一步的,干草要进行除尘和除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夏益生源生物有限公司,未经宁夏益生源生物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6669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