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同批次锂离子电池直流内阻的推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67772.3 | 申请日: | 2021-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028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10 |
发明(设计)人: | 陈莉;曹勇;苏峰;路遥;卢兵荣;韩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89 | 分类号: | G01R31/389;G01R31/3842;G01R27/08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韩燕 |
地址: | 23001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批次 锂离子电池 直流 内阻 推算 方法 | ||
1.一种同批次锂离子电池直流内阻的推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有以下步骤:
(1)、将同批次的某一个锂离子电池作为取样电池,取样电池在设定的温度下进行循环测试,每循环设定的循环圈数后,在一固定荷电状态下以设定的脉冲放电电流测试取样电池的直流内阻DCIR,同时计算取样电池在循环过程中每一圈的平均充电电压Ucharge和平均放电电压Udischarge,得到平均电压差Uaverage=(Ucharge-Udischarge)/2;
(2)、将循环过程中,将每一圈的平均电压差Uaverage与每个设定循环圈数测得的直流内阻值DCIR建立Uaverage-DCIR线性关系,得到线性公式DCIR=x*Uaverage+k,并确定常数x和k的值;
(3)、推算同批次锂离子电池在相同的温度环境下进行循环测试时设定循环圈数测试得到的直流内阻DCIR,即将同批次某一锂离子电池在此设定循环圈数下计算的平均电压差带入线性公式DCIR=x*Uaverage+k,得到同批次某一锂离子电池在此设定循环圈数下直流内阻DCIR的推算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批次锂离子电池直流内阻的推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建立Uaverage-DCIR线性关系的具体步骤为:首先将每一圈的平均电压差与循环圈数建立循环圈数-Uaverage线性关系,得到线性公式Uaverage=a*循环圈数+c,然后将每个设定循环圈数测得的直流内阻DCIR与循环圈数建立循环圈数-DCIR线性关系,得到线性公式DCIR=b*循环圈数+d,然后将上述两个线性公式进行换算得到DCIR=x*Uaverage+k。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批次锂离子电池直流内阻的推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取样电池在循环过程中每一圈的平均充电电压Ucharge和平均放电电压Udischarge由以下公式得出:平均充电电压Ucharge=充电能量/充电容量,平均放电电压Udischarge=放电能量/放电容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批次锂离子电池直流内阻的推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设定的循环圈数为一百圈,即每一百圈循环测试后,在一固定荷电状态下以设定的脉冲放电电流测试一次取样电池的直流内阻DCIR。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批次锂离子电池直流内阻的推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测试取样电池的直流内阻DCIR的具体步骤为:先以设定的循环放电倍率将取样电池放电至某一固定荷电状态,搁置设定时间后,记录搁置末端的电压V1,然后以设定的脉冲放电电流I对取样电池进行脉冲放电,脉冲放电时间为t,记录脉冲放电末端电压V2,取样电池的直流内阻DCIR=(V2-V1)/I。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同批次锂离子电池直流内阻的推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荷电状态的选取范围为5%—95%。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同批次锂离子电池直流内阻的推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脉冲放电后,搁置设定时间后进行后续循环测试。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同批次锂离子电池直流内阻的推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设定的循环放电倍率为0.1C—3C,搁置时间为10min—120min,设定的脉冲放电电流I为0.5C—7C,脉冲放电时间t为1s—60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6777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