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在石英岩型氧化锌矿菱锌矿浮选的捕收剂及浮选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67879.8 | 申请日: | 2021-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512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黄雄;李继福;梁治安;赵汝全;岳涛;周利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厦门紫金矿冶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D1/01 | 分类号: | B03D1/01;B03B9/00;B03D101/02;B03D10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仁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88 | 代理人: | 陶长清 |
地址: | 3642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 石英岩 氧化 锌矿 浮选 捕收剂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在石英岩型氧化锌矿菱锌矿浮选的捕收剂及浮选方法,捕收剂采用苯甲羟肟酸+C12‑18羧酸或其可溶性盐+乙二胺的组合,不需要添加调整剂,添加该捕收剂可以直接浮选氧化锌。使用上述捕收剂的浮选方法,苯甲羟肟酸与菱锌矿强作用,C12‑18羧酸或其可溶性盐与菱锌矿弱作用兼具起泡性能,乙二胺提高两种药剂的水溶性兼具有强化捕收剂的捕收作用,三种药剂协同作用,选择性吸附在菱锌矿表面,可以有效浮选氧化锌,为锌冶炼提供优质的锌精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捕收剂及其浮选方法选择性好、选别效率高,锌精矿品位和锌回收率均较高,且选矿成本低、工艺流程简单可靠、使用操作容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矿石浮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在石英岩型氧化锌矿菱锌矿浮选的捕收剂及浮选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硫化锌矿石的大量开发利用,硫化锌矿资源减少,入选品位逐步降低,开发成本渐渐攀升。氧化锌资源的开发日益受到重视,浮选是低品位氧化锌资源开发利用的成本低廉、环境友好的前置富集方法。菱锌矿是氧化锌矿物中一种重要的氧化锌资源,菱锌矿的选择性好的高效捕收剂是有效开发利用这类氧化锌资源的关键。
对于氧化锌矿物的浮选,现有技术方案主要有:1)硫化-胺法:采用硫化钠活化,采用十二胺、十八胺或混合胺浮选捕收;2)硫化-黄药法:采用硫化钠活化,采用硫酸铜辅助活化,高级黄药捕收;3)采用水玻璃、六偏磷酸钠等抑制脉石,碳酸钠调节矿浆pH值,脂肪酸类捕收剂浮选;4)螯合剂法:采用螯合剂作捕收剂直接浮选。
上述现有技术主要具有如下缺点:
1、硫化-胺法对泥敏感,需大量调整剂,回收率有限;
2、硫化-黄药法对目的矿物捕收能力弱,回收率低;
3、脂肪酸类对含铁的矿物及碳酸盐类矿物难以获得较好的指标;
4、螯合剂法捕收能力较强,但单用成本高,起泡性能不足,且不同的矿浮选指标差距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应用在石英岩型氧化锌矿菱锌矿浮选的捕收剂及浮选方法,通过配置一种捕收能力强、成本相对低的捕收剂,在此基础上开发药剂制度简单、适应性较强的菱锌矿浮选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应用在石英岩型氧化锌矿菱锌矿浮选的捕收剂,包括苯甲羟肟酸、C12-18羧酸或其可溶性盐、乙二胺。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使用上述捕收剂的浮选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磨矿;将石英岩型氧化锌矿磨至粒度小于74μm的颗粒占总重量的30~35%;
(2)硫化锌浮选获得硫化锌精矿和尾矿;
(3)氧化锌浮选:进行三次锌粗选,将三次粗精矿合并后进行两次精选获得氧化锌精矿;在第一次锌粗选时,在硫化锌浮选所得尾矿中添加苯甲羟肟酸、C12-18羧酸或其可溶性盐、乙二胺,调浆;后两次锌粗选中均添加苯甲羟肟酸、C12-18羧酸或其可溶性盐、乙二胺,调浆。
进一步地,硫化锌浮选的具体过程为:
先进行一次粗选,一次粗选所得的粗精矿再磨后依次三次精选获得硫化锌精矿,一次粗选所得尾矿经两次扫选获得最终尾矿,最终尾矿进入氧化锌浮选作业;在所述一次粗选中,每吨原矿加入70~130克硫酸铜,搅拌调浆,然后再加入每吨原矿30~40克的丁基黄药,调浆,再加入每吨原矿4~6克的2#浮选油,调浆;在粗精矿再磨中,磨至粒度小于74μm的颗粒占总重量的75-85%;在两次扫选中,均分别按每吨原矿10~30克、每吨原矿5~15克、每吨原矿0~2克添加硫酸铜、丁基黄药、2#浮选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厦门紫金矿冶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厦门紫金矿冶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678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