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鞋用泡沫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68382.8 | 申请日: | 2018-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550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熊祖江;安格斯·尼姆林·沃德洛;李苏;马克·安德鲁·克罗嫩伯格;刘艺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踏(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87/00 | 分类号: | C08L87/00;C08L75/04;C08L67/00;C08L33/08;C08K13/02;C08K3/22;C08K3/04;C08K5/09;C08J9/12;A43B1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刘颖 |
地址: | 361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泡沫 材料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鞋用泡沫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该泡沫材料由尼龙弹性体复合物料依次经注塑、超临界流体发泡成型工艺制得,所述尼龙弹性体复合物料包括如下质量份的组分:50~100份的尼龙弹性体树脂;0~50份的热塑性弹性体树脂;0.5~3份的纳米成核剂;0~0.6份的抗氧剂;0~1.2份的硬脂酸;0~0.6份的泡孔稳定剂。本发明所述鞋用泡沫材料具有纳米孔,其重量较轻,同时保证具有较高的硬度,其还具有高回弹、低压缩形变和较高的拉伸强度等优点,用作鞋中底材料,既可大大降低运动鞋的重量,又具有较佳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此外,本发明该鞋中底材料通过超临界流体浸渍后快速泄压发泡制得,制备流程更短,效率更高。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8年10月23日、发明名称为“一种鞋用泡沫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申请号为201811234651.1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鞋类制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鞋用泡沫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在鞋类制品尤其是运动鞋领域,鞋子更轻的重量和优异的耐压缩性能对运动员的运动成绩、穿着体验有着重要的影响。其中,采用泡沫材料是实现鞋材轻量化的方式之一,被广泛应用于鞋中底部分。目前市场上泡沫鞋材基本都采用化学发泡方法制备,但该工艺环保性较差。
超临界流体发泡技术是实现鞋材轻量化的手段之一,具有绿色环保的特点。例如,申请公布号为CN 107200911 A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超轻高弹环保鞋底及其制备方法,其配方如下:乙烯与醋酸乙烯共聚物(EVA)0-100份,聚烯烃嵌段共聚物(OBC)20-100份,聚氨酯橡胶10-50份,沙林树脂5-20份,硬脂酸0.5-2份,钛白粉5-20份,抗氧剂1010 0.1-0.5份,交联剂0.2-1份;其制备步骤主要为:将EVA复合物经密炼共混后加入交联剂,造粒,模压得到预硫化鞋底,将此鞋底放入高压釜发泡装置中,向釜中通入物理发泡剂,如二氧化碳/氮气为发泡剂,70-150℃饱和0.5-10h,压力8-60MPa;采用降压法得到微孔发泡鞋底材料。
然而,在发泡后往往带了材料性能的降低,比如上述微孔发泡鞋底的耐压缩形变等机械性能有待改善。因此,如何在实现轻量化的同时,还能保证鞋底材料优异的机械性能是各大厂商一直研究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鞋用泡沫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的鞋用泡沫材料在具有较轻重量的同时,具有低压缩形变等更优的机械性能。
本发明提供一种鞋用泡沫材料,由尼龙弹性体复合物料依次经注塑、超临界流体发泡成型工艺制得,所述尼龙弹性体复合物料包括如下质量份的组分:
50~100份的尼龙弹性体树脂;
0~50份的热塑性弹性体树脂;
0.5~3份的纳米成核剂;
0~0.6份的抗氧剂;
0~1.2份的硬脂酸;
0~0.6份的泡孔稳定剂。
优选地,所述纳米成核剂选自纳米蒙脱土、纳米二氧化钛、纳米碳酸钙、纳米白炭黑和石墨烯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地,所述尼龙弹性体树脂的硬度为70~95A。
优选地,所述尼龙弹性体复合物料包括5~48份的热塑性弹性体树脂。
优选地,所述热塑性弹性体树脂选自热塑性聚氨酯、热塑性聚酯弹性体、聚苯乙烯-聚(乙烯-丁烯)-聚苯乙烯嵌段共聚物、乙烯-辛烯嵌段共聚物、乙烯-辛烯无规共聚物、聚(己二酸丁二酯/对苯二甲酸丁二酯)、3-羟基丁酸酯-3-羟基戊酸酯共聚物和聚己内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地,所述尼龙弹性体复合物料包括:0.1~0.5份的抗氧剂;0.1~1份的硬脂酸;0.1~0.5份的泡孔稳定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踏(中国)有限公司,未经安踏(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6838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