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加工淬火液槽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68973.5 | 申请日: | 2021-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624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颜祯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中顺尚奕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64 | 分类号: | C21D1/64 |
代理公司: | 北京喆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马婷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州市贾***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加工 淬火 | ||
本发明涉及金属淬火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金属加工淬火液槽,包括淬火槽、水箱、吸液框、第一铜管和滤网;所述水箱固定在淬火槽的底部,且水箱固定在淬火槽底部的中间位置,所述水箱的左侧下方连接有加水管,加水管与水箱的内部连通,水箱的中部下方竖向设置有竖管,竖管的底部连接有空心球,且空心球与竖管内部连通。本发明通过使设置在淬火液内部上方的吸液框将刚升温的淬火液吸收进入至水箱内部的第二铜管内,对其快速降温后再均匀从四周排至淬火槽内,保证位于上方淬火液的低温和均匀温度状态,在配合连接了循环水并置于淬火槽内的第一铜管,可以增加对淬火槽内淬火液的直接降温作用,保持淬火液的低温状态,提高对金属的淬火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淬火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金属加工淬火液槽。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提高金属材料的综合性能,通常采用热处理的方式对材料进行加工处理,淬火是最常用的热处理方式之一,能够提高材料的硬度和强度,金属加工淬火液槽是装有淬火液的容器,当金属放入槽内进行冷却时,通过淬火液,需要以合理的冷却速度均匀地完成淬火操作,金属加工淬火液槽能够使金属达到技术要求。
在对金属淬火时,会使淬火液槽内的淬火液吸热升温,因此需要不断的使淬火液进行降温,现有技术通过使淬火液循环流动的方式进行冷却,该方法在淬火液流动时,易产生淬火液温度不均的情况,影响淬火的质量,且淬火的过程中,温度高的淬火液分布在淬火液槽上方,而金属也是从上方加入,使得无法对金属高效的进行淬火处理。因此,我们提出一种金属加工淬火液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加工淬火液槽,通过使设置在淬火液内部上方的吸液框将刚升温的淬火液吸收进入至水箱内部的第二铜管内,对其快速降温后再均匀从四周排至淬火槽内,保证位于上方淬火液的低温和均匀温度状态,在配合连接了循环水并置于淬火槽内的第一铜管,可以增加对淬火槽内淬火液的直接降温作用,保持淬火液的低温状态,提高对金属的淬火效果,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金属加工淬火液槽,包括淬火槽、水箱、吸液框、第一铜管和滤网;所述水箱固定在淬火槽的底部,且水箱固定在淬火槽底部的中间位置;
所述水箱的左侧下方连接有加水管,加水管与水箱的内部连通,水箱的中部下方竖向设置有竖管,竖管的底部连接有空心球,且空心球与竖管内部连通,水箱的内部上方外圈环绕固定有环管,环管环绕固定在水箱的上方内壁上,空心球与环管之间连接有第二铜管,且第二铜管的两端分别与环管和空心球内部连通,且第二铜管设置有多个,所述淬火槽的上方外圈表面均开设有通孔,通孔均匀的分布在淬火槽内圈,通孔外侧的淬火槽表面连接有回流管,回流管与通孔的内部连通,且回流管的下方贯穿至水箱的内部,回流管的下方与水箱内部的环管连通;
所述吸液框位于淬火槽内侧中部的上方,且吸液框的下方中部竖向连接有抽液管,抽液管与吸液框的内部连通,且抽液管的底部与水箱内部的竖管连通,吸液框的表面开设有抽液孔,抽液孔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抽液孔均匀的分布在吸液框的表面;
所述第一铜管横向设置在淬火槽的内部,第一铜管设置有两个,且两个第一铜管均位于吸液框下方的淬火槽内部,上方第一铜管和下方第一铜管的两侧之间均通过连接管连通,且下方第一铜管的右侧下方竖向连接有进水管,进水管的底部贯穿至水箱内部并与水箱内部连通,下方第一铜管的左侧下方竖向连接有出水管,且出水管的下方贯穿至淬火槽的外部;
所述滤网的上方表面环绕设置有环板,环板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滤网的上方表面,且环板的上方外圈表面固定有把手,把手设置有多个,且把手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环板的上表面,环板的下方外圈表面环绕设置有环形卡块,淬火槽的右侧下方连接有排水管,且排水管与淬火槽的内部连通,且排水管上旋接固定有密封盖。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淬火槽的上方表面开设有环槽,且环槽环绕的设置在淬火槽的上方外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中顺尚奕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徐州中顺尚奕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6897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