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垂直阻隔的再生铝堆点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69606.7 | 申请日: | 2021-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142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陈岩贽;张钦凯;马骏;王炜;苏宁;于琪;陶诗阳;陈禧;曲丹;黄隆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宝航环境修复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C1/08 | 分类号: | B09C1/08;B09C1/10;B09C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栈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70 | 代理人: | 余柯薇 |
地址: | 510535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垂直 阻隔 再生 铝堆点 土壤污染 风险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垂直阻隔的再生铝堆点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方法;所述风险管控方法为:在填埋阻隔区外围设置垂直阻隔,在填埋阻隔区内部对铝灰铝渣固废污染物进行由电渗析修复、纳米零价铁以及生物修复组成的综合修复;本发明还公开了风险管控结构,风险管控结构包括:设置在地表水平面下用于容纳铝灰铝渣的填埋阻隔区,设置在填埋阻隔区外部的外围保护系统,设置在填埋阻隔区内部的修复结构,以及用于监测地下水的监测系统;本方案能够对再生铝堆点土壤污染进行阻隔的同时,进行高效的修复,能够大大降低重金属污染物带来的危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基于垂直阻隔的再生铝堆点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方法。
背景技术
土壤中重金属具有易累积、毒性大等特点,易在农作物可食部位发生蓄积,再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也可通过皮肤、呼吸道等方式直接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土壤的重金属污染问题一直是国际上的难点和热点研究课题,特别是有色金属冶炼造成的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再生铝的生产过程会产生大量的固体废物,比如铝灰渣、除尘系统收集的细颗粒粉尘以及预处理水洗系统沉淀产生的污泥等;这些固体废物中均含有镍、铅、铬、镉、铜、锌等多种重金属元素,再生铝固体废物直接填埋产生的渗滤液中有大量重金属的浸出,重金属浓度超标;因此再生铝废物若不加以妥善处置,会严重威胁周边环境安全。
现有技术在对再生铝堆点进行风险管控通常采用垂直阻隔技术,虽然垂直阻隔技术可以有效实现对污染物的垂直阻隔防渗,控制污染物的水平迁移与扩散,但是只是以物理的方式将污染物垂直阻隔于污染场地,并不能实现对污染物的修复降解。
因此急需一种不仅具有良好阻隔功能,还具有较强的修复功能的再生铝堆点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对再生铝堆点土壤进行垂直阻隔的同时完成重金属污染物的修复降解。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垂直阻隔的再生铝堆点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方法,同时进行阻隔污染源扩散与综合修复;
所述阻隔污染源扩散的方法为:将铝灰铝渣固废污染物堆存在填埋阻隔区内后,首先通过阻隔层、垂直阻隔保护系统以及雨水导排系统减少雨水渗入、地表径流、以及地下径流的渗透,阻隔污染源扩散;
所述综合修复的方法为:在填埋阻隔区内部对铝灰铝渣固废污染物进行由化学修复、纳米零价铁修复以及生物修复组成的综合修复;
通过阻隔污染源扩散与综合修复同时实施,控制污染源对下游地下水和地表水污染风险。
进一步地,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构建填埋阻隔区
在地表水平面下构建填埋阻隔区,在填埋阻隔区的侧面与底面上覆盖阻隔层;在填埋阻隔区内部布置纳米零价铁修复结构、以及用于电渗析修复的集液抽滤净化结构;
步骤二:堆存填埋
将铝灰铝渣固废污染物转运至填埋阻隔区内,堆存压实;
步骤三:覆盖填埋阻隔区表层
将填埋阻隔区表层修理平整后覆盖复合土工膜,再在复合土工膜上覆盖天然土层后,绿化覆盖,进行生物修复;
步骤四:构建外围保护系统
在填埋阻隔区外围构建深层水泥搅拌桩围成的垂直阻隔保护系统,再在深层水泥搅拌桩外围构建雨水导排系统;
步骤五:构建监测系统
分别在雨水导排系统外围、以及填埋阻隔区与垂直阻隔保护系统夹设地带布置地下水监测井,进行长期监测与维护,以确定渣堆阻隔技术风险管控措施的有效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宝航环境修复有限公司,未经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宝航环境修复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6960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