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稳定性高的带杆滑板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69951.0 | 申请日: | 2021-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719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戴上 | 申请(专利权)人: | 戴上 |
主分类号: | B62K5/027 | 分类号: | B62K5/027;B62K5/05;B62K23/02;B62K21/16;B62J45/40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李庭庭;刘代春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稳定性 滑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稳定性高的带杆滑板,包括踏板,踏板前端固定有持握杆,踏板上设有容纳操作员的踩踏部;持握杆的一端为连接端且可转动地固定在踏板上,连接端连接有角度检测装置;持握杆前倾并与踩踏部呈钝角时,角度检测装置输出加速信号;持握杆与踩踏部呈锐角时,角度检测装置输出减速信号。采用本发明,当操作员往前推持握杆时,身体会前倾,重心会向前,而此处通过设置将持握杆前倾并与踩踏部呈钝角时,角度检测装置输出加速信号,出于惯性操作员在加速时会后仰,但由于加速前操作员的重心已经提前前倾,使得加速时操作员的站立更加稳固;减速也同理;此外,通过设置持握杆,降低了滑板车的操作难度,使操作员更容易稳定身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滑板,特别涉及一种稳定性高的带杆滑板。
背景技术
滑板是一种简单的省力运动器械,还可作为交通工具使用。随着电动车的发展,也衍生出了电动滑板,该种电动滑板作为交通工具使用时更加方便、省力。现有的滑板仅有踏板,无操作杆,对于平衡性不好的人来说,操作难度大,重心易不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滑板操作难,操作员重心易不稳的问题,提供一种重心稳固且稳定性高的带杆滑板。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稳定性高的带杆滑板,包括踏板,踏板前端固定有持握杆,踏板上设有容纳操作员的踩踏部;持握杆的一端为连接端且可转动地固定在踏板上,持握杆上连接有角度检测装置;持握杆前倾并与踩踏部呈钝角时,角度检测装置输出加速信号;持握杆后倾与踩踏部呈锐角时,角度检测装置输出减速信号。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发明,通过设置持握杆并连接角度检测装置以监控持握感的旋转角度,同时角度检测装置输出对应的信号;当操作员往前推持握杆时,身体会前倾,重心会向前,而此处通过设置将持握杆前倾并与踩踏部呈钝角时,角度检测装置输出加速信号,出于惯性操作员在加速时会后仰,但由于加速前操作员的重心已经提前前倾,使得加速时操作员的站立更加稳固;同理,减速时往后拉持握杆时,重心会向后,此处通过设置将持握杆与踩踏部呈锐角时,角度检测装置输出减速信号,出于惯性操作员在减速时会前倾,但由于减速前操作员的重心已经提前后移,使得减速时操作员的站立更也加稳固,上述功能通过持握杆的转动将滑板驾驶者的身体姿态转化为滑板的体感控制;此外,通过设置持握杆,增加了一个扶手,降低了滑板的操作难度,使操作员更容易稳定身体,应对突发状况。角度检测装置可为角度传感器或者陀螺仪,可与持握杆的任一位置固定连接,用于检测持握杆的转动角度。
进一步地,踏板上设有安装座,连接端呈T字形并与安装座转动连接,连接端T字形的横向段卡入安装座中。连接端通过安装座固定在踏板上。
进一步地,连接端套设有扭簧,扭簧的端部卡在安装座上。设置扭簧,对于持握杆的转动产生回正力矩,避免轻易出现速度陡增、陡降的现象,并且限制最大转动角度,避免驾驶者重心倾斜过大,提高滑板车的使用安全性。
进一步地,扭簧为对称式的双扭簧结构,扭簧的两端均卡在安装座上,扭簧的中部卡在持握杆上。采用双扭簧,增强扭簧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持握杆上开设有卡槽,扭簧的中部卡入卡槽内,卡槽外侧通过设置可滑动的挡片以将扭簧固定在卡槽内。由于扭簧中部通过卡接卡入卡槽内,而挡片可滑动,使得调整挡片位置时,扭簧的中部可从卡槽内脱出,从而可将持握杆放倒在踏板上,从而方便滑板车的收纳与存放。
进一步地,挡片通过内部设置的弹簧进行滑动,挡片的外侧设有锯齿状的防滑结构。挡片与卡槽安装处设有弹簧,从而使得挡片可滑动;挡片的防滑结构方便调节挡片的位置,从而方便扭簧的中部从卡槽内释放出,方便滑板车的收纳。
进一步地,角度检测装置为角度传感器,角度传感器与连接端相连,连接端T字形的横向段与角度传感器固定连接并同步转动。使得角度传感器能实时测得持握杆的转动角度和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戴上,未经戴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699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