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程塑料生产用干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71329.3 | 申请日: | 2021-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139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茅正芳;万礼礼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市新科橡塑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17/04 | 分类号: | F26B17/04;F26B17/20;F26B21/00;F26B23/06;F26B25/04;F26B2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1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程塑料 生产 干燥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程塑料生产用干燥装置,属于塑料干燥领域,一种工程塑料生产用干燥装置,通过将螺旋结构的输送叶固定安装在干燥筒的内壁上,可以使得输送叶旋转时为进入的硅胶颗粒提供轴向输送力,保障硅胶颗粒充满在干燥筒内部,有利于持续对干燥筒内部穿入的塑料条进行吸水干燥,通过将电加热管固定安装在储料箱的内部,可以使得电加热管通电发热时对吸水后的硅胶颗粒进行烘烤,快速将硅胶颗粒内的水分排出,通过对硅胶颗粒进行循环输送和烘烤,使得硅胶颗粒可以持续不间断的对塑料条进行干燥操作,提高了该装置对于塑料条干燥的效率,且无需使塑料条表面受到高温影响,有利于保障塑料条的品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料干燥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工程塑料生产用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工程塑料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由于工程塑料具有重量轻、化学性能稳定、不易腐蚀、塑形能力强等特点,因此,其在现今生活生产中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在现有技术中,为了使工程塑料在后续加工生产中投料方便,通常会将工程塑料加工为颗粒状,而工程塑料在生产时大致可分为成型、冷却和切粒三步骤,挤出机将热熔后的原材料挤压成丝条状,并将丝条状的工程塑料通入冷却池中,借助于冷却池内部的冷却水对塑料条进行快速冷却定型,随后通入切粒机装置中进行切粒操作。
其中,冷却池虽然可以辅助生产出来的塑料条快速定型,但是塑料条穿过冷却池后,表面会携带有大量水珠,若直接送入切粒装置内部,则塑料条外表面的水珠与切粒刀直接接触,长时间试用下,容易导致切粒刀受水氧化锈蚀,并且,携带有水分的塑料颗粒严重的影响了工程塑料的整体品质。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程塑料生产用干燥装置,可以实现对经过冷却池定型后的塑料条进行干燥操作,通过设置有循环移动的硅胶颗粒将进入干燥筒内部的塑料条表面水分吸收,再通过硅胶颗粒回流时的热烘干处理,使得硅胶颗粒可以持续循环的对塑料条表面水分快速吸收,有效的避免塑料条上含有水分对后续加工生产造成影响,同时,采用硅胶颗粒循环吸水干燥,避免塑料条受热风干燥操作导致融化变软,避免工程塑料生产受到影响。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工程塑料生产用干燥装置,包括储料箱,储料箱的内部存储有硅胶颗粒,储料箱的内部安装有多个电加热管,储料箱的正面装设有抽风机,储料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框架,且框架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多个干燥筒,每个干燥筒的前后两端均对应设置有固定安装在框架上的出丝套筒和进丝套筒,干燥筒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螺旋结构的输送叶,每个进丝套筒的底部均通过管道连接在储料箱的顶部,多个出丝套筒的顶部之间连接有进料管,出丝套筒和进料管的连通处安装有单向阀板,进料管的右端通过管道连通在储料箱的底部,进料管的左端通过管道与抽风机的进气口连接,进料管的左端内部固定安装有过滤板,干燥筒的外侧连接有驱动组件。
进一步的,输送叶的前后两端分别延伸至出丝套筒和进丝套筒的内部,输送叶前后端分别与出丝套筒、进丝套筒相对端壁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驱动组件包括固定套设在多个干燥筒外侧的外齿环,相邻两个外齿环之间啮合连接有转动安装在框架上的齿轮一,框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一,且伺服电机一的驱动轴上固定安装有与外齿环啮合的齿轮二。
进一步的,外齿环和齿轮一的外侧套设有固定安装在框架上的外壳,且外壳活动套设在多个干燥筒的外侧。
进一步的,储料箱的内部上方依次交错安装有多个输送组件,且输送组件包括两个对称转动连接在储料箱内壁上的输送辊,两个输送辊之间通过输送带传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市新科橡塑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南通市新科橡塑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713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