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蜂窝底板加工用挤出成板和打磨装置及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72716.9 | 申请日: | 2021-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877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勇;王金连;陈繁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滁州市永通交通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1D3/02 | 分类号: | B31D3/02;B24B9/02;B24B41/00;B24B41/04;B24B47/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9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蜂窝 底板 工用 挤出 打磨 装置 加工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蜂窝板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蜂窝底板加工用挤出成板和打磨装置及加工工艺,包括生产线,生产线相视两侧内壁靠近顶部处均开设有凹槽,且其中一个凹槽内部通过螺栓安装有滑杆,另外一个凹槽内部通过轴承安装有丝杆,且丝杆外部螺纹连接有滑动连接在滑杆外部的夹持组件,夹持组件包括基板,基板顶部外壁两侧均开设有呈十字结构分布的安置槽,且安置槽内部通过轴承安装有丝杠,丝杆外部螺纹连接有滑动连接有在安置槽内部的滑块。本发明对蜂窝板进行压合时,可以启动二号电机,使得丝杆在主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的配合下同时转动,从而使得滑块、栏板构成的限位结构位置改变,以便于该设备对不同规格的铝面板与蜂窝板进行限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蜂窝板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蜂窝底板加工用挤出成板和打磨装置及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蜂巢底板是两块较薄的面板、牢固地粘结在一层较厚的蜂巢状芯材两面而合成的板材,蜂巢状芯材通常用浸渍过合成树脂(酚醛、聚酯等)的牛皮六角形空腰(蜂巢状)的整块芯板;芯板的厚度通常在15mm~45mm范围内;空腔的尺寸在10mm左右。常用的面板为浸渍过树脂的牛皮纸、纤维板、石膏板等。面板用合适的胶粘剂与芯板牢固地粘合在一起。
中国专利号CN209274058U提供一种蜂窝板用压合装置,包括台面、安装框、活动板和竖板,所述台面的下表面焊接有支撑柱,且台面上开设有方形孔,所述安装框上焊接有转动轴,转动轴转动安装在方形孔的内壁,且安装框的两侧内壁对称开设有移动槽,所述活动板上焊接有移动块,移动块滑动安装在移动槽内,且移动块通过弹力片与移动槽弹性连接,所述竖板焊接在台面的上表面,且竖板的上端一侧焊接有横板,横板的下表面固定有液压泵,液压泵内活动安装有液压杆,液压杆的底端螺纹安装有按压板。
中国专利号CN211332545U一种块状软木棱边精细磨角设备,涉及到磨边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支撑板,第一连接板内侧中部设置有U型板,U型板底端两侧均固定设置有挡灰板,挡灰板外侧底端固定设置有蜂窝板,第一连接板内侧设置有水箱,支撑板内侧中部底端固定设置有抽风机,抽风机的进风口通过气管与蜂窝板连接
目前,现有蜂窝板压合装置模具限位结构无法调节,使得一种模具只能生产处一种蜂窝板,同时现有蜂窝板在压合后需要人工将蜂窝板搬运到打磨位置进行打磨,较为费事费力,使得蜂窝板生产不连续,影响蜂窝板的生产效率,因此亟需研发一种蜂窝底板加工用挤出成板和打磨装置及加工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蜂窝底板加工用挤出成板和打磨装置及加工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蜂窝板压合设备模具限位结构不便于调节与无法连续生产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蜂窝底板加工用挤出成板装置,包括生产线,所述生产线相视两侧内壁靠近顶部处均开设有凹槽,且其中一个凹槽内部通过螺栓安装有滑杆,另外一个所述凹槽内部通过轴承安装有丝杆,且丝杆外部螺纹连接有滑动连接在滑杆外部的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基板,所述基板顶部外壁两侧均开设有呈十字结构分布的安置槽,且安置槽内部通过轴承安装有丝杠,所述丝杆外部螺纹连接有滑动连接有在安置槽内部的滑块,且滑块顶部外壁两侧均开设有插孔,且插孔内部滑动插接有插杆,相邻的两个所述插杆顶端焊接有栏板,所述插杆外部套接有弹簧,且弹簧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与栏板底部外壁、插孔底部内壁呈固定连接,所述基板底部外壁中心处开设有安放槽,且安放槽一侧内壁上通过螺栓安装有二号电机,所述二号电机的输出轴通过平键安装有主动锥齿轮,所述丝杠一端通过平键安装有位于安放槽内部的从动锥齿轮,且从动锥齿轮与主动锥齿轮相互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生产线一侧外壁上通过螺栓安装有一号电机,且一号电机的输出轴通过平键与丝杆呈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生产线顶部外壁两侧通过螺栓安装有支架,且支架顶部外壁中心处通过螺栓安装有一号气缸,所述一号气缸的输出端通过螺栓安装有压板,且压板底部外壁两侧均开设有吸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滁州市永通交通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滁州市永通交通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727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