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工业废盐的资源化处理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72918.3 | 申请日: | 2021-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514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发明(设计)人: | 程棋波;魏超;姚微;侯晓峰;赵经纬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B3/70 | 分类号: | B09B3/70;B09B3/30;B09B5/00;C02F9/14 |
代理公司: | 杭州星隆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441 | 代理人: | 刘星海 |
地址: | 311121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仓***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业 资源 处理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工业废盐的资源化处理方法及装置,包括(a)洗盐;(a1)进行第一次浮洗;(a2)进行第一次固液分离;(a3)进行第二次浮洗;(a4)进行第二次固液分离;(a5)进行第三次浮洗;(a6)进行第三次固液分离;(a7)离心后得到清洗盐;(b)化盐;(b1)从化盐罐的下部或底部按照合适流量加入化盐液;(b2)使得盐水从化盐罐上部的溢流口流出;(c)纳滤膜处理;(d)催化氧化处理;(e)除磷絮凝;(f)沉降;(g)吸附。本发明具有能够充分去除固体废盐中的杂质、不会影响到最终精制盐水的质量、能快速控制化盐盐水浓度达到合格、化盐效率较高和化盐效果较好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工业废盐的资源化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环保政策的日趋严格及排放标准的提高,对工业废水处理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作为危险废物的高盐有机废水,原水含盐量在1.5~3%之间,COD在5000~10000mg/L,氨氮在200mg/L以上、最高可达1000mg/L,总磷在100mg/L以上、最高可达1000mg/L,此外还含有一定量的铜、镍等严控污染物。此类废水具有较高的盐度及COD浓度,属于难降解工业废水,需要采用特殊的技术手段,才可保证出水的达标排放。
一般地,作为前端的处理,可采用以下几种技术方法:一是化学氧化,包括芬顿氧化、湿式催化氧化法、臭氧氧化或加压空气湿式氧化等;二是微生物氧化,因含盐量比较高,需要经过驯化,培育优势的耐盐微生物,一般对盐度的要求是不能超过2%;三是膜分离法,可采用多种不同功能的膜组件对废水进行处理,如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等功能性膜组件,通过组合的方式可实现不同标准的排水及分质分盐。
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就会产生大量的高盐有机废水。由于含盐量高无法直接通过生化、氧化等手段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针对高含盐有机废水主要通过蒸发进行处理,蒸发冷凝液进入生化、氧化、物化手段进一步处理,但会产生大量的副产盐(NaCl)。由于副产盐中仍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或无机物,无法作为工业原料盐,更不能用于食用或医用,大部分厂家都堆存起来或作为危废处理。不仅造成大量氯化钠资源的浪费,而且处理不当会严重破坏生态环境。氯碱行业每年则消耗大量的盐用于氯碱生产,因此通过对副产盐进行精制,除去废盐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制得精制盐用于氯碱电解工艺,具有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意义。
公开号为“CN111943230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工业废水副产盐资源化处理方法,属于环保技术领域,其包括步骤:1)洗盐;2)化盐;3)纳滤膜处理;4)高级氧化处理;5)絮凝;6)沉降;7)二次纳滤;8)吸附;该方案采用臭氧催化氧化技术进行氧化处理,最后用吸附剂吸附滤液,去除副产盐中的有机物及无机物效果好,精制效果得到大大提高,并将纯化后的固体盐或精制后的盐水用于其他行业如氯碱生产、烧碱生产等,实现了废物资源化利用,具有很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是,其中的洗盐步骤,是用清洗剂简单清洗,无法充分去除固体废盐中的杂质,会对后续的处理工艺产生影响,会影响到最终精制盐水的质量;其中的化盐步骤,是在洗后的固体盐中加入纯水进行溶化,无法快速控制化盐盐水浓度达到合格,化盐效率较低,化盐效果较差。
因此,现有对高盐有机废水的处理,存在无法充分去除固体废盐中的杂质、会影响到最终精制盐水的质量、无法快速控制化盐盐水浓度达到合格、化盐效率较低和化盐效果较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对高盐有机废水的处理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工业废盐的资源化处理方法及装置,它具有能够充分去除固体废盐中的杂质、不会影响到最终精制盐水的质量、能快速控制化盐盐水浓度达到合格、化盐效率较高和化盐效果较好的特点。
本发明的第一种技术方案:工业废盐的资源化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洗盐
(a1)将待处理的固体废盐加入第一清洗罐,在第一清洗罐中加入清洗剂,对待处理的固体废盐进行第一次浮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海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729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