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用有限元算法的氟硅改性PERT阻隔内衬管缩径量计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73605.X | 申请日: | 2021-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366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发明(设计)人: | 褚展鹏;金崇阳;刘跃明;霍福磊;陈江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临海伟星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7 | 分类号: | G06F30/17;G06F30/23;G06F113/14;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朱盈盈 |
地址: | 317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用 有限元 算法 改性 pert 阻隔 内衬 管缩径量 计算方法 | ||
1.采用有限元算法的氟硅改性PERT阻隔内衬管缩径量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氟硅改性PERT阻隔内衬管包括功能内层(1)、第一热熔胶层(2)、阻隔层(3)、第二热熔胶层(4)和保护外层(5),所述功能内层(1)的材质为氟硅改性的PERT;阻隔层(3)的材质为EVOH;所述保护外层(5)的材质为PERT,计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测量确定功能内层(1)、第一热熔胶层(2)、阻隔层(3)、第二热熔胶层(4)和保护外层(5)相应的必要参数,对制备得到的整体管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得到相应的整体内衬管参数;
2)确定氟硅改性PERT阻隔内衬管与钢管剪切强度的最小剪切强度τmin:
3)计算整体内衬管的最小临界外压Pmin:根据内衬管与钢管摩擦系数f,计算最小临界外压Pmin=τmin/f;
4)根据步骤1)得到的几何尺寸参数在有限元软件中建模,并代入每一层的材料参数,对管材整体施加对应的Pmin的均匀外压,运行计算得到整体内衬管的缩径量取值的下限Lmin;
5)计算每一层的屈曲临界外压Pc:将步骤1)所得的材料参数分别代入屈曲临界外压的计算公式,具体如下:
其中PC即为屈曲临界外压,PeL为屈曲压力的弹性项,其由E整体内衬管的杨氏模量、t壁厚、D外径和v泊松比计算得,Pp为屈曲压力的塑性项,其中SMYS为特征屈服强度,f0为管材的不圆度,在计算完屈服压力的弹性项和塑性项之后代入求解结合得到PC的数值;
6)根据步骤1)得到的几何尺寸参数在有限元软件中建模,并代入每一层的材料参数,对管材整体施加PC的均匀外压,运行计算得到整体内衬管的缩径量取值的上限Lmax;
7)根据步骤4)和6)得到的Lmin和Lmax,依据实际的工程取Lmax和Lmin的范围区间内取值作为氟硅改性PERT阻隔内衬管缩径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有限元算法的氟硅改性PERT阻隔内衬管缩径量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功能内层(1)包含如下组分:按重量份计为PERTⅡ型粒料50-60份、PE粒料30-40份、含氟单体10-15份、抗氧剂330 0.5-1份、引发剂0.15份、碳酸钙0.075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有限元算法的氟硅改性PERT阻隔内衬管缩径量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有限元软件中建模为联立三大基本方程求解:
1)平衡方程
式中fr表示径向摩擦力,fθ表示环向摩擦力;
2)物理方程
式中E为杨氏模量,v为泊松比;
3)变形协调方程
式中σ为主应力,τ为切应力,ε和γ为应变。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采用有限元算法的氟硅改性PERT阻隔内衬管缩径量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应力分量和应变分量与角度θ无关,σr=P,将步骤3)和步骤5)得到的Pmin和PC依次代入以上所有方程中联立求解,求解得到对应的径向应变εr的分布,进行厚度方向的积分计算,即得到径向整体变形量,即缩径量Lmin和Lmax。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采用有限元算法的氟硅改性PERT阻隔内衬管缩径量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厚度方向的积分计算式为
其中D为外径,d为内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有限元算法的氟硅改性PERT阻隔内衬管缩径量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最小剪切强度τmin≥0.15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临海伟星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未经临海伟星新型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7360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