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复合保温传热层的油井抽油管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74399.4 | 申请日: | 2021-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851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姜波;杨诚;翟丽杰;娄世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德明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7/00 | 分类号: | E21B17/00;E21B36/00;E21B41/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李红媛 |
地址: | 150029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智***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复合 保温 传热 油井 油管 | ||
一种具有复合保温传热层的油井抽油管,涉及具有复合保温传热层的油井抽油管。为了解决现有的石油开采时原油输送的能耗大的问题。本发明具有复合保温传热层的油井抽油管由抽油芯管、石墨管、保温层和防护层构成;石墨管包覆在抽油芯管外部,保温层包覆在石墨管外部,保温层包覆在保温层外部。本发明采用石墨片构成的石墨管包裹在抽油管外壁,石墨管作为自然热源的热传导载体,外层加保温材料,阻止抽油管内热量散失。石墨管用于富集热量,并且具有较高的热导率,能够将深处的自然热源富集于抽油芯管表面,提高抽油芯管温度,与现有的电加热或热媒介质驱油相比显著降低了能耗,并且维修成本低,安装简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复合保温传热层的油井抽油管。
背景技术
石油开采深度一般达到3000米左右,油井的最底端的温度最高,向地表方向逐渐降温。油井内一般在1000多米深处时达到原油凝固温度,无法流动到井上面,影响了石油开采。
采用电加热或热媒介质驱油成为有效开采高凝、高粘、高含蜡原油的主要方式,能够使油管内原油保持在凝固点以上,但这些方式将产生大量能耗。抽油管外壁散热严重,采用管道保温方法能够减少热量的散失。
因此,如何使用不耗电或少耗电的物理方法解决油井抽油管内原油顺利输出的问题,成为了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的石油开采时原油输送的能耗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具有复合保温传热层的油井抽油管。
本发明具有复合保温传热层的油井抽油管由抽油芯管、石墨管、保温层和防护层构成;石墨管包覆在抽油芯管外部,保温层包覆在石墨管外部,保温层包覆在保温层外部;
所述石墨管石墨管由多层高导热石墨纸复合而成;石墨管的硫含量≤1%;高导热石墨纸的导热系数为800~1000W/(m·K);
所述石墨管的壁厚为保温层壁厚的30%;保温层壁厚为5~20cm。
本发明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采用石墨片构成的石墨管包裹在抽油管外壁,石墨管作为自然热源的热传导载体,外层加保温材料,阻止抽油管内热量散失。石墨管用于富集热量,并且具有较高的热导率,能够将深处的自然热源富集于抽油芯管表面,提高抽油芯管温度,与现有的电加热或热媒介质驱油相比显著降低了能耗,并且维修成本低,安装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具有复合保温传热层的油井抽油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技术方案不局限于以下所列举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各具体实施方式间的任意合理组合。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具有复合保温传热层的油井抽油管由抽油芯管1、石墨管2、保温层3和防护层4构成;石墨管2包覆在抽油芯管1外部,保温层3包覆在石墨管2外部,保温层3包覆在保温层3外部;
所述石墨管2石墨管由多层高导热石墨纸复合而成;石墨管2的硫含量≤1%;高导热石墨纸的导热系数为800~1000W/(m·K);
所述石墨管2的壁厚为保温层3壁厚的30%;保温层3壁厚为5~20cm。
本实施方式采用石墨片构成的石墨管2包裹在抽油管外壁,石墨管2作为自然热源的热传导载体,外层加保温材料,阻止抽油管内热量散失。石墨管2用于富集热量,并且具有较高的热导率,能够将深处的自然热源富集于抽油芯管1表面,提高抽油芯管1温度,与现有的电加热或热媒介质驱油相比显著降低了能耗,并且维修成本低,安装简单。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所述保温层3为硬质聚氨酯保温层,硬质聚氨酯密度为35~40kg/m3时,导热系数仅为0.018~0.024W/m·k。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德明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黑龙江德明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7439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