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转子永磁双凸极电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74727.0 | 申请日: | 2021-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044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许强;吴娇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K1/276 | 分类号: | H02K1/276;H02K1/24;H02K1/14;H02K1/16;H02K3/28;H02K3/12;H02K3/48;H02K3/52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夏倩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子 永磁 双凸极 电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子永磁双凸极电机,包括定子、转子和转轴;其中,定子包括定子齿、定子轭部、定子辅助齿、定子绕组;所述转子包括转子齿、转子轭部及永磁体。定子辅助齿位于两相邻的定子齿之间,定子辅助齿齿高小于定子齿齿高,定子辅助齿通过定子轭部与定子齿相连。转子齿之间嵌入切向永磁材料,可以通过改变转子齿的形状来改善气隙磁密波形。转子齿间低密度填充物可以降低电机运行时的风阻损耗。将永磁体从定子转移到转子侧,能够通过转子齿的优化改善气隙磁通密度波形,提高电机性能;在定子齿间增加定子辅助齿,增强电机绕组散热能力;在相邻的转子齿间降风阻填充物,降低了电机温升,提升了电机转矩特性以及电机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机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转子永磁双凸极电机。
背景技术
在最近的20多年中,双凸极电机在磁路结构设计、电磁性能分析以及控制技术等方面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使之在航空航天、电动汽车、风力发电等特殊领域率先得以应用。双凸极电机与开关磁阻电机结构类似,与传统的永磁同步电机相比,同样的输出功率所需的永磁体大大减少,双凸极电机转子上无绕组,结构简单坚固,无铜耗,能进行高速高效运行;与开关磁阻电机相比,其双边励磁均能输出功率的特点,使得其具有较高的功率密度和输出转矩。然而,目前普遍存在的定子永磁双凸极电机存在定子漏磁情况,导致永磁体利用率降低,电机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转子永磁双凸极电机,由此解决现有的定子永磁双凸极电机存在定子漏磁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转子永磁双凸极电机,包括:定子、转子和转轴;其中,定子和转子均为凸极结构,转子固定在转轴上,定子在转子外部;
所述定子包括定子齿、定子轭部、定子辅助齿、定子绕组;
所述定子齿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于定子轭部,定子齿与定子轭部之间形成定子槽;所述定子辅助齿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于定子轭部,并将定子槽分为左、右两槽,所述左、右两槽放置有绕组;
所述转子包括转子齿、转子轭部及永磁体;
所述转子齿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于转轴外侧;任意两相邻转子齿之间、靠近转轴侧放置有永磁体,所述永磁体均匀分布于转子轭部。
优选地,所述定子辅助齿的形状为矩形、三角形或梯形中的任一种。
优选地,所述定子辅助齿的长度小于或等于定子齿长度的2/3。
优选地,所述永磁体的排布方式为切向式、径向式、V形或W形中的任一种。
优选地,当所述定子齿数量为6、转子齿数量为4,且永磁体的排布方式为切向式时,永磁体数量为4。
优选地,所述定子齿数量与转子齿数量满足双凸极电机的设计规律;定子齿顶弧长小于或等于转子齿顶弧长。
优选地,所述任意两相邻转子齿之间填充有填充物,所述填充物靠近气隙侧的弧形与转子齿的齿顶平滑过渡。
优选地,所述永磁体两端的隔磁桥宽度h1和h2的范围均为1~2mm。
优选地,所述转子齿间填充物的密度小于所述转子齿的密度。
优选地,所述转子齿间填充物为橡胶或塑料。
总体而言,通过本发明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取得下列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747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