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燃料电池石墨复合双极板、制备方法及燃料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75505.0 | 申请日: | 2021-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218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4 |
发明(设计)人: | 刘金玲;石荣群;魏慧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8/0213 | 分类号: | H01M8/0213;H01M8/0223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翁惠瑜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料电池 石墨 复合 极板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燃料电池石墨复合双极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制备获得传统的石墨复合双极板,即为复合双极板本体,该复合双极板本体内嵌入有作为增强组分的碳纤维;
在所述复合双极板本体的表面,通过表面处理方法使碳纤维绒毛由所述复合双极板本体内部裸露至复合双极板本体的表面,形成为一碳纤维过渡层;
在所述表面处理方法实施过程中,通过控制打磨参数来控制所述碳纤维绒毛的形态参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石墨复合双极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处理方法包括机械打磨或等离子体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石墨复合双极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绒毛位于复合双极板本体的流道脊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石墨复合双极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形态参数包括碳纤维裸露长度和碳纤维绒毛密度。
5.一种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气体扩散层和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获得的燃料电池石墨复合双极板,所述碳纤维绒毛嵌入至所述气体扩散层中,与气体扩散层形成一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7550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