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能量撞击柔性摆锤式冲击试验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75972.3 | 申请日: | 2021-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045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王蕊;王欢;赵晖;王搏;张文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0 | 分类号: | G01N3/30;G01N3/02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王瑞玲 |
地址: | 030024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能量 撞击 柔性 摆锤式 冲击 试验 | ||
1.一种高能量撞击柔性摆锤式冲击试验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撞击锤(1)、一号钢架(2)、二号钢架(3)、一号吊绳(5)、二号吊绳(6)、滑轮(7)、电动卷扬机(9)和悬臂墙构件(101);
所述撞击锤(1)与一号钢架(2)和二号钢架(3)分别通过一号吊绳(5)和二号吊绳(6)柔性连接,一号吊绳(5)与撞击锤(1)活动连接,二号吊绳(6)与撞击锤(1)可拆卸连接,二号钢架(3)的顶部中央设有滑轮(7),二号吊绳(6)绕过滑轮(7)与电动卷扬机(9)连接,电动卷扬机(9)带动二号吊绳(6)将撞击锤(1)升至所需高度,断开二号吊绳(6)与撞击锤(1)的连接,撞击锤(1)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在到达最低点时以水平方向冲击悬臂墙构件(101),在冲击过程中由于柔性连接减少撞击时撞击锤(1)与一号吊绳(5)之间的内力变化,保证试验机的稳定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能量撞击柔性摆锤式冲击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钢架(2)的顶部连接有高度可调的横梁(23),横梁(23)底部中央滑动连接有悬臂梁(4),悬臂梁(4)横向设置,悬臂梁(4)距一号钢架(2)的横向距离可调;
所述悬臂墙构件(101)连接在一号钢架(2)的底部,电动卷扬机(9)设于二号钢架(3)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能量撞击柔性摆锤式冲击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23)的侧面设有连接孔;
所述一号钢架(2)上设有若干竖向排列的安装孔(22),横梁(23)的连接孔与安装孔(22)通过螺栓连接;
所述横梁(23)的底面设有连接孔,悬臂梁(4)上沿其走向设有多个连接孔,悬臂梁(4)的连接孔与横梁(23)底面的连接孔通过螺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高能量撞击柔性摆锤式冲击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号吊绳(5)包括4根长度相等的吊绳,分为吊绳Ⅰ(A)、吊绳Ⅱ(B)、吊绳Ⅲ(C)和吊绳Ⅳ(D),吊绳Ⅰ(A)与吊绳Ⅲ(C)平行,吊绳Ⅱ(B)与吊绳Ⅳ(D)平行;
所述的撞击锤(1)的顶部设有两个吊点,两个吊点对称设置于撞击锤(1)中心的两侧,其中的一个吊点与的吊绳Ⅰ(A)和吊绳Ⅱ(B)的底端连接,另一个吊点与吊绳Ⅲ(C)和吊绳Ⅳ(D)的底端连接;
所述悬臂梁(4)的底部设有4个吊点,吊绳Ⅰ(A)、吊绳Ⅱ(B)、吊绳Ⅲ(C)和吊绳Ⅳ(D)的顶端依次连接在悬臂梁(4)的4个吊点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能量撞击柔性摆锤式冲击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撞击锤(1)为“鱼雷”型结构,撞击锤(1)包括半球形结构的锤头(11)和圆柱形结构的圆柱主体(12),锤头(11)与圆柱主体(12)的直径相等;
所述圆柱主体(12)的自由端设有加速度感应计(1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能量撞击柔性摆锤式冲击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撞击锤(1)的重心位置处设有脱钩(8),所述二号吊绳(6)的一端与脱钩(8)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能量撞击柔性摆锤式冲击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号吊绳(6)与脱钩(8)连接的一端上设有配重装置(10),配重装置(10)由三个配重套筒组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高能量撞击柔性摆锤式冲击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撞击锤(1)的锤头(11)与圆柱主体(12)螺纹可拆卸连接,撞击锤(1)的圆柱主体(12)具有多种规格。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高能量撞击柔性摆锤式冲击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号钢架(2)与二号钢架(3)之间的距离应大于等于一号吊绳(5)长度的2/3。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高能量撞击柔性摆锤式冲击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钢架(2)和二号钢架(3)的底部均设有底座(21),底座(21)通过地锚螺栓与地槽相连;
所述悬臂墙构件(101)与一号钢架(2)共用地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7597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型正极片、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
- 下一篇:可自动开合的半导体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