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相不锈钢与钛合金的焊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77634.3 | 申请日: | 2021-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986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赵勇;蔡佰豪;陈夫刚;付娟;段宇航;皇甫乐森;谷家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技大学;江苏科技大学海洋装备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23K26/348 | 分类号: | B23K26/348;B23K26/60;B23K33/00;B23K26/14;B23K35/30;B23K103/2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金诗琦 |
地址: | 212008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锈钢 钛合金 焊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相不锈钢与钛合金的焊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双相不锈钢与钛合金打磨清洗后固定在焊接工装上,双相不锈钢为I形坡口,钛合金为单边V形坡口,双相不锈钢与钛合金的接触面之间留有间隙;步骤二,磁场发生装置在双相不锈钢、钛合金的两边对称设置,开启交变磁场直至熔池凝固冷却,改变焊接电弧与激光的耦合状态和热量分布;步骤三,设置焊接工艺参数;步骤四,焊丝在前,激光在后,激光作用在双相不锈钢侧,电弧作用在钛合金侧进行激光电弧复合焊接。本发明通过控制能量在母材两侧的分布和加入特定的填充金属来改善钛/钢接头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降低焊接变形,减小焊接热影响区宽度和提高焊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焊接方法,具体为一种双相不锈钢与钛合金的焊接方法。
背景技术
钛合金由于具有高的比强度、良好的耐高温性、耐腐蚀性等优点,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工业领域。双相不锈钢是一类同时具有铁素体相及奥氏体相的不锈钢,其性能特点在于其优异的抗腐蚀能力、高的强度及良好的焊接性能,双相不锈钢被广泛的应用在海洋运输业、军事以及化工等领域。钛合金与不锈钢的焊接结构能将不锈钢良好的焊接性与钛合金优异的耐蚀性相结合,这样的组合将实现两种材料在性能上的优势互补。
双相不锈钢焊接的主要问题集中在热影响区,处于快冷非平衡态的热影响区会增大腐蚀倾向和氢致裂纹敏感性,焊接接头易析出σ相脆化,与奥氏体不锈钢相比,耐热性较差,存在中温脆性区不利于焊接,同时接头双相比的失衡会造成腐蚀性能变差。钛合金与双相不锈钢的化学成分及物理性能存在显著差异,焊接时容易生成脆性的Ti-Fe金属间化合物,同时接头的组织偏析和有害相的析出导致钛/钢接头的力学性能无法满足使用性能的要求。
目前,主要采用在钛合金和不锈钢之间添加过渡中间层的方法,实现异种材料的熔焊连接。但这种方法工艺复杂,实施难度大,难以推广使用。采用现有的激光电弧焊接方法由于热输入过大易造成焊接接头双相比失衡,析出大量脆化的σ相,腐蚀性能变差;磁场辅助仅限于促进熔池搅拌,没有发挥其在电弧与激光匙孔的耦合作用来保证焊接过程的稳定性。这些焊接技术难点限制了钛合金和双相不锈钢焊接件的推广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技大学;江苏科技大学海洋装备研究院,未经江苏科技大学;江苏科技大学海洋装备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776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