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墙体防火板材压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78600.6 | 申请日: | 2021-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820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0 |
发明(设计)人: | 董昊松;杨志年;周云龙;陈凯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32B37/12 | 分类号: | B32B37/12;B32B37/10;B05B13/04;B05B15/25;B05B9/04 |
代理公司: | 池州市卓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211 | 代理人: | 徐雪 |
地址: | 063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墙体 防火 板材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防火板材加工领域,尤其是一种建筑墙体防火板材压合装置,针对现有的防火板材在压合时需要人工对防火板材涂抹胶水,费时费力,降低压合效率,并且胶水在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出现凝结,影响防火板材压合质量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底架、喷胶结构、搅拌结构和限位结构,所述底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横架,所述横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四个撑架,四个撑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同一个顶架,所述顶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上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分板,两个分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同一个矩形板,所述横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胶水箱。本发明方便对防火板材进行喷胶处理,省时省力,提高压合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火板材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墙体防火板材压合装置。
背景技术
防火板又名耐火板,学名为热固性树脂浸渍纸高压层积板,是表面装饰用耐火建材,有丰富的表面色彩,纹路以及特殊的物理性能。在建筑行业飞速发展的今天,高层建筑的增多对板材性能在防火等级和强度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些易燃板材已被限制使用,人们对环保和健康的关注也对板材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而防火板材作为现代装饰板材被越来越多的使用。
目前的防火板材在压合时需要人工对防火板材涂抹胶水,费时费力,降低压合效率,并且胶水在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出现凝结,影响防火板材压合的质量,因此提出了一种建筑墙体防火板材压合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防火板材在压合时需要人工对防火板材涂抹胶水,费时费力,降低压合效率,并且胶水在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出现凝结,影响防火板材压合质量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建筑墙体防火板材压合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墙体防火板材压合装置,包括底架、喷胶结构、搅拌结构和限位结构,所述底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横架,所述横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四个撑架,四个撑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同一个顶架,所述顶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上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分板,两个分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同一个矩形板,所述横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胶水箱,所述底架的两侧开设有横孔,所述横孔内滑动安装有横板,喷胶结构与搅拌结构配合使用。
优选的,所述喷胶结构包括泵体、导管和三通管,所述泵体固定安装于胶水箱的底部,所述导管固定安装于泵体的底部,所述三通管固定安装于导管的底端,所述三通管上连接有两个软管,所述软管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分流管,所述分流管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喷雾头,所述连接管的前侧与横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搅拌结构包括驱动电机和主动轴,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安装于胶水箱的一侧,所述主动轴固定安装于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胶水箱的两侧均开设有主动孔,所述主动轴转动安装于主动孔内,所述胶水箱的两侧均开设有从动孔,两个从动孔内转动安装有同一个从动轴,所述主动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多组搅拌叶,所述主动轴和从动轴的外侧均固定套设有链轮,两个链轮上啮合有同一个链条,所述从动轴的外侧开设有两个外螺纹,两个横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螺槽,所述从动轴上的外螺纹与螺槽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抽注油机、推杆电机和承载板,所述横架的顶部开设有两个顶槽,所述矩形板的底部开设有两个底槽,所述顶槽和底槽内均卡装有防火板材,所述推杆电机固定安装于顶槽的底部内壁上,所述承载板固定安装于推杆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抽注油机固定安装于矩形板的顶部,两个底槽相互靠近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同一个T型孔,所述T型孔内滑动密封安装有两个密封板,两个密封板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压紧板,两个压紧板相互远离的一侧与上方的防火板材紧密接触,所述T型孔内填充有液压油。
优选的,所述横架的顶部开设有上添加孔,胶水箱的顶部开设有下添加孔,上添加孔与下添加孔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从动轴上的两个外螺纹旋向相反,两个螺槽内的螺纹旋向相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理工大学,未经华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786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层建筑用智能清洁系统
- 下一篇:一种检测功能验证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