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转发式干扰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78878.3 | 申请日: | 2021-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350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尹园威;赵杨;刘利民;韩壮志;马俊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7/36 | 分类号: | G01S7/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八月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3 | 代理人: | 张峰 |
地址: | 050003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发 干扰 方法 装置 | ||
1.一种抗转发式干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构建的相位编码下的回波信号,构建所述回波信号的稀疏模型,并对所述稀疏模型进行压缩观测,根据获取的压缩观测结果构建压缩感知模型;
计算所述相位编码下的回波信号与间歇采样干扰信号的匹配滤波结果;
通过所述匹配滤波结果为所述压缩感知模型提供估计值,根据压缩感知模型对干扰样式进行识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构建的相位编码下的回波信号,构建所述回波信号的稀疏模型,并对所述稀疏模型进行压缩观测,根据获取的压缩观测结果构建压缩感知模型具体包括:
根据公式1构建稀疏模型如:
x=Hσ+ε 公式1;
其中,H为回波信号的稀疏基矩阵,σ为对应时延-频移位置的稀疏散射矢量,ε为相参处理周期内的有源干扰及噪声信号;
对所述稀疏模型进行压缩观测,获取如公式2所示的压缩观测结果:
y=Φx=Φ(Hσ+ε)=Aσ+z 公式2;
其中,Φ为压缩率为M/N的高斯随机测量矩阵,H为回波信号的稀疏基矩阵,σ为对应时延-频移位置的稀疏散射矢量,ε为相参处理周期内的有源干扰及噪声信号,A为M×KτKf维感知矩阵,z为M×1维干扰噪声测量矢量;
对所述压缩观测结果根据公式3构建压缩感知模型:
其中,δ为常数,大小与噪声水平相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间歇采样干扰信号包括间歇采样直接转发式干扰和间歇采样重复转发式干扰;
所述计算相位编码下的回波信号与间歇采样干扰信号的匹配滤波结果具体包括:
通过对相位编码下的回波信号进行匹配滤波,得到如公式4所示的输出信号:
其中,t为脉宽时间内的时域,为第m个码元对应的相位值,Ls为码长,τ0为码宽,表示幅度小于1的匹配滤波输出包络,表示波形的归一化自相关函数;
通过公式5得到间歇采样直接转发式干扰的匹配滤波输出;
其中,p为间歇采样直接转发式干扰信号码长,τ0为码宽,为第m个码元对应的相位值,am表示对应第m个编码的采样信号的幅度;
通过公式6得到间歇采样重复转发式干扰的匹配滤波输出;
其中,表示重复转发干扰的编码序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压缩感知模型对干扰样式进行识别具体包括:
根据压缩感知模型对干扰样式进行识别转化为对公式7的判断;
其中,array.sum(g)函数表示统计匹配滤波输出矢量σ中非零元素绝对值大于的个数,为通过实验确定的阈值;
H0成立干扰样式为间歇采样直接转发式干扰,通过公式8确定间歇采样直接转发式干扰的时域表达式,H1成立,干扰样式为间歇采样重复转发式干扰,通过公式9确定间歇采样重复转发式干扰的时域表达式;
其中,a( )为对应时刻的幅值,为多相编码函数,τd为投影矢量的两个峰值之间的时延,τd≤Ts/2,t为脉宽时间内的时域,0≤t≤T,Ts为间歇采样周期,
其中,a( )为对应时刻的幅值,为多相编码函数,τd为投影矢量的假目标个数及各波峰之间的时延,τd≤Ts/(b+1),t为脉宽时间内的时域,0≤t≤T,Ts为间歇采样周期,k=1:b,b≥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7887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部配电设备局部放电故障检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抗频谱弥散干扰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