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加速伤口愈合的热激活力电协同敷料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79546.7 | 申请日: | 2021-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862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姚光;尹晨晖;莫小艺;娄文豪;黄思荣;毛琳娜;潘泰松;高敏;林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F13/02 | 分类号: | A61F13/02;A61F13/00;A61N1/10 |
代理公司: | 电子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51203 | 代理人: | 吴姗霖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加速 伤口 愈合 激活 协同 敷料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用于加速伤口愈合的热激活力电协同敷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材料、力学超结构网格骨架层、和静电驻极体薄膜;
所述力学超结构网格骨架层包括图案区和位于图案区中心的空白区,所述图案区由单元结构周期性平铺设置,用于提供力场,所述单元结构为具有负泊松比的封闭、对称且镂空的图形;
所述柔性材料附着于力学超结构网格骨架上和空白区,用于避免形状超结构网格骨架直接与人体皮肤接触导致过敏;同时力学超结构网格骨架图形的镂空区域不设置柔性材料,用于皮肤透气;
所述静电驻极体薄膜设置于空白区的柔性材料表面,包括分离的正极和负极,正极为圆环,负极设置于正极圆环的中心,所述正极和负极之间的面积应完全覆盖伤口区域面积,用于对伤口提供电刺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激活力电协同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力学超结构网格骨架材料为形状记忆合金,所述形状记忆合金的相变温度低于人体体表温度;所述柔性材料为Ecof lex、PDMS或水凝胶;所述静电驻极体薄膜的材料为聚四氟乙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激活力电协同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力学超结构网格骨架的厚度为100μm;所述形状记忆合金优选为镍钛合金。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激活力电协同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结构的图形为轴对称或旋转对称。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激活力电协同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对称的单元结构具体为两个横向M的开口相连接得到;所述旋转对称的单元结构由基础图形首尾连接得到的环状结构,所述基础图形呈类S状,由三段直线和两端圆弧交替连接构成,直线与圆弧相切。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激活力电协同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区域的尺寸应等于创口尺寸的1/2,使能够产生足够的电场。
7.一种用于加速伤口愈合的热激活力电协同敷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采用激光切割形状记忆合金制备力学超结构网格骨架;
步骤2.采用激光切割静电驻极体薄膜,得到圆环状正极和位于正极中心的负极,所述静电驻极体薄膜经过高压电的极化处理后得到的;
步骤3.配制柔性材料溶液;
步骤4.将步骤1得到的力学超结构网格骨架浸泡于步骤3得到的柔性材料溶液中一段时间,然后取出烘干;
步骤5.多次重复进行步骤4的浸泡和烘干,直至力学超结构网格骨架上完全被柔性材料包覆;
步骤6.在步骤5制备的力学超结构网格骨架的中心空白区涂覆一层柔性薄膜,然后将步骤2得到的静电驻极体薄膜的正极和负极贴覆于中心空白区的柔性薄膜表面,即可得到所需的热激活力电协同敷料。
8.如权利要求1-6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热激活力电协同敷料应用时,先在室温下拉伸敷料,敷料表现为随着拉伸张开;当将敷料贴附在伤口上,敷料表现为逐步恢复初始形状,进而对伤口边沿产生力场作用,同时静电驻极体薄膜对伤口产生电刺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7954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