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四氟乙烯板材连续成型设备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79729.9 | 申请日: | 2021-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586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杨成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松华新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5/30 | 分类号: | B29C65/30;B29C65/78;B29C3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王会祥 |
地址: | 3132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四氟乙烯 板材 连续 成型 设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的属于聚四氟乙烯板材加工领域,具体为一种聚四氟乙烯板材连续成型设备及方法,包括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的顶端面上焊接固定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组装成型组件,所述固定底座的顶端面上焊接固定有装置外壳,所述装置外壳的底端螺钉连接有轮齿板,所述装置外壳上螺栓连接有输送管,所述装置外壳上螺栓安装有电加热板,解决了现有的聚四氟乙烯板材加工设备不能够对聚四氟乙烯板材进行连续成型加工工作,工作效率较低,同时加工成本高;不能够对成型后的聚四氟乙烯板材进行稳定的自动下料工作,同时不能够对聚四氟乙烯板材进行稳定的转运输送工作,实用性较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四氟乙烯板材加工领域,具体为一种聚四氟乙烯板材连续成型设备及方法。
背景技术
聚四氟乙烯是一种以四氟乙烯作为单体聚合制得的高分子聚合物,这种材料具有抗酸抗碱、抗各种有机溶剂的特点,所有聚四氟乙烯制品具有极为优越的综合性能:耐高低温、耐腐蚀、耐气候、高绝缘、高润滑、不粘附、无毒害等优良特性,被美誉为“塑料王”,因此聚四氟乙烯板的产生解决了我国化工、石油、制药等领域的许多问题。
而聚四氟乙烯板材的传统加工方法是将聚四氟乙烯树脂通过定制的浇注框模进行烧结加热成型,随后需要通过使用冷却装置对烧结成型后的聚四氟乙烯板材进行冷却制成,不能够对聚四氟乙烯板材进行连续成型加工工作,工作效率较低,同时加工成本高;常规的聚四氟乙烯板材加工设备在工作过程中不能够对成型后的聚四氟乙烯板材进行稳定的自动下料工作,同时不能够对聚四氟乙烯板材进行稳定的转运输送工作,实用性较差,因此需要提供一种聚四氟乙烯板材连续成型设备及方法来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方式,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鉴于现有聚四氟乙烯板材连续成型设备及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聚四氟乙烯板材连续成型设备,包括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的顶端面上焊接固定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组装成型组件,所述固定底座的顶端面上焊接固定有装置外壳,所述装置外壳的底端螺钉连接有轮齿板,所述装置外壳上螺栓连接有输送管,所述装置外壳上螺栓安装有电加热板,所述装置外壳上安装有自动下料组件,所述装置外壳上和冷却转运组件上均螺钉连接有磁性块,所述组装成型组件上连接有圆形齿轮。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聚四氟乙烯板材连续成型设备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组装成型组件包括滑动座,所述滑动座活动连接在螺纹杆上,所述滑动座滑动连接在固定底座的顶端面上,所述滑动座的顶端焊接固定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内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限位滑动连接有顶限位块、侧限位块和底限位块,所述顶限位块、侧限位块和底限位块上均转动连接有衔接杆,所述固定框上转动连接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上焊接固定有转动块和圆形齿轮。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聚四氟乙烯板材连续成型设备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顶限位块的顶端焊接固定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顶端焊接固定有固定底板,所述固定底板内限位滑动连接有连接套板,所述连接套板限位滑动连接在固定侧板上,所述固定侧板的底端焊接固定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底端焊接固定在侧限位块上,所述底限位块的底端焊接固定有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杆的顶端焊机固定有固定顶板。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聚四氟乙烯板材连续成型设备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固定框的中心轴线与转动块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水平中心线上,所述固定框上等角度分布有限位槽,所述侧限位块对称分布在固定框的左右两侧,所述侧限位块通过第二连接杆与固定侧板一一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松华新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松华新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797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控制硅片抛光表面微划伤的装置及工艺方法
- 下一篇:一种铸件蜡模组合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