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标志物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79749.6 | 申请日: | 2021-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41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发明(设计)人: | 周文;朱应红;简星星;杨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86 | 分类号: | C12Q1/6886;C12Q1/689;C12Q1/04;G01N21/25;A61K31/635;A61P7/00;A61P35/00;A61P31/04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14 | 代理人: | 袁靖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发 难治 多发性 骨髓瘤 标志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标志物的应用。本发明首次发现肠道中弗氏柠檬酸杆菌的相对丰度/绝对丰度和血清中NHsubgt;4/subgt;supgt;+/supgt;含量可以作为预测和诊断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复发难治的标志物,以及呋塞米钠可以应用于MM的治疗。本发明发现弗氏柠檬酸杆菌和NHsubgt;4/subgt;supgt;+/supgt;可以促进MM对临床一线用药硼替佐米(Bortezomib,BTZ)的耐药,本发明还公开了呋塞米钠对MM的进展具有抑制作用,对于多发性骨髓瘤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疾病诊断和生物医药领域,具体涉及多发性骨髓瘤的肠道微生物标志物和血清标志物的应用,以及呋塞米钠在制备多发性骨髓瘤治疗药物中的用途,以及呋塞米钠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机制。
背景技术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人血液系统的克隆浆细胞异常增殖的恶性肿瘤,是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第二大肿瘤,其发病率约为2~3人/10万人。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增长,MM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
近二十年随着蛋白酶体抑制剂、免疫调节剂等新药的不断问世及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广泛开展,MM的治疗得到不断改进和完善,大多数MM患者可获得较好的缓解,中位生存期可达到5-7年。尽管治疗手段不断发展,MM患者最终出现耐药和复发,严重威胁中老年人群的生命健康。目前的研究表明肠道微生态失衡与肿瘤发生发展及药物治疗有密切关系。因此,充分认识肠道微生物与MM耐药的关系,必将改善MM的药物耐受,为提高MM治疗疗效提供新策略,为阐明MM耐药新机制及研发临床预警的标志物提供全新的思路。
本发明前期利用宏基因组测序检测了21例健康对照、30例初诊MM患者和17例复发难治MM患者粪便样本,发现弗氏柠檬酸杆菌显著在复发难治MM患者样本中显著富集,利用qPCR验证也得出同样的结果,此外利用动物体内实验也证实弗氏柠檬酸杆菌可以促进MM对硼替佐米的耐药;前期研究结果表明弗氏柠檬酸杆菌属于氮源循环微生物,因此检测了43例初诊MM患者和30例复发难治MM患者血清中铵根正离子,发现在复发难治MM患者血清中铵根正离子含量显著增加,利用动物体内实验也证实铵根正离子可以促进MM对硼替佐米的耐药;本发明前期发现铵根正离子可被袢利尿药呋塞米钠排出体外,利用动物体内实验证实呋塞米钠可以抑制多发性骨髓瘤的增殖和耐药。因此,弗氏柠檬酸杆菌和NH4+可以作为预测和诊断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复发难治的标志物,并且呋塞米钠在MM动物体内的治疗效果对于多发性骨髓瘤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特异性的针对复发难治MM的肠道微生物标志物和血清标志物的应用,为临床上预测和诊断MM复发难治奠定了基础,此外,本发明从肠道微生物角度为初诊多发性骨髓瘤和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方式,证实呋塞米钠对于多发性骨髓瘤治疗的有效性,完善目前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目的是提供检测弗氏柠檬酸杆菌的试剂在制备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诊断制剂中的应用。
所述的弗氏柠檬酸杆菌隶属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枸橼酸杆菌属(Citrobacter)。
进一步地,弗氏柠檬酸杆菌的相对丰度/绝对丰度在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粪便样本或者肛拭子样本中富集量显著高于初诊患者和正常人。
具体是通过宏基因组测序或qPCR检测待测粪便样本中肠道微生物标志物的绝对丰度/相对丰度。
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标准按照《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2020年修订)诊断。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目的是提供检测铵根正离子的试剂在制备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诊断制剂中的应用,所述的铵根正离子化学式:NH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797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