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将普通色纺纱转换成花式色纺纱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79848.4 | 申请日: | 2021-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183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杨燿斌;刘东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百隆东方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3/34 | 分类号: | D02G3/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滕胜利;张洪飞 |
地址: | 31520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普通 纺纱 转换 花式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将简易均匀普通色纺纱快速转换成特殊粗纱赛络风格色纺纱的方法。包括普通色纺纱和粗纱赛络风格色纺纱,并且两者之间有对应关系‑也即颜色和总配比一致(可允许一定状态变化,如棉转同色但更短的循环棉等),采用不同的工艺方法和色彩搭配,实现风格和外观差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色纺纱领域,更特别的涉及一种将简易均匀普通色纺纱快速转换成特殊粗纱赛络风格色纺纱的方法。
背景技术
纺织行业是中国的传统优势产业,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我国的纺织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在不断的减弱,开发高、精、尖的高附加值新产品是企业立足之本。在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企业有自主创新能力和高端的品质不断满足客户需求,才能在逆境中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众所周知,作为传统色纺纱的普通色纺纱,纺纱方式是采用常规的纤维均匀混合混色从而实现有色纤维在整个纱体的均匀分布。这种纱线常规被称为“无风格”色纺纱,虽附加值较普通有色纱线(筒纱染色)有一定提高,但在目前市场对花式色纺纱需求量日益增加的背景下,越来越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人们更需要一些特殊风格,如颗粒感强、粗糙、弱条横等花色夸张、饱满的色纺纱,以能织造成琳琅满目的面料或服装。百隆专利《一种新型粗纱赛络纺制方法》制成的新型粗纱赛络纺纱就是一种颗粒感强、粗糙、弱条横等花色夸张、饱满的色纺纱,有类似花式纱线的手感和外观,受到市场的青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改变颜色组成情况下快速、高效的将传统普通色纺纱转化成特殊粗纱赛络风格色纺纱的方法。
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目的将通过下列详细描述和说明来进一步体现和阐述。
本发明的同配比条件下一种风格转换方法,包括普通色纺纱和粗纱赛络风格色纺纱,并且两者之间有对应关系-也即颜色和总配比一致(可允许一定状态变化,如棉转同色但更短的循环棉等),采用不同的工艺方法和色彩搭配,实现风格和外观差异。
本发明的同配比条件下一种风格转换方法中,传统色纺纱指颜色混合均匀,无特殊外观的有色纱线。特殊粗纱赛络风格色纺纱指外观特殊,具有某些规律,如颗粒、粗糙、弱条横等的花式色纺纱。
本发明的同配比条件下一种风格转换方法,指简单的传统色纺纱转换成特殊粗纱赛络风格色纺纱方法,简化目前色纺打样的繁琐流程。在此过程中,简易色纺纱一般按照深浅分为3类,浅色、中深、深色,其含色深度分别为1%-20% (含20%)色棉、20%-50%(含50%)色棉、含色50%-99%(含99%)色棉。为实现从传统色纺纱到特殊粗纱赛络风格色纺纱转换,浅色、中深、深色需要采取不同方案。
浅色普通色纺纱,含色1%-20%(含20%)时,从含色中提取20%的色棉或者色棉+白棉,色棉可以一种或者若干种,剩余为80%为白棉。提取20%的色棉或者色棉+白棉制成粗纱,其制成定量为8g/10m、捻度为4.2-4.4捻/10m粗纱。剩余80%白棉制成定量为16g/5m条子。按照百隆专利《一种新型粗纱赛络纺制方法》将色粗纱和白条子经过特殊的粗纱机喇叭口制成特殊混色粗纱,最后放细纱,制成特殊粗纱赛络风格细纱。
中深色的普通色纺纱,含色20%-50%(含50%)色棉,分为两种情况。其一,从含色中提取20%的色棉,色棉可以一种或者若干种,剩余为80%,可以为色棉可以一种或者若干种与白棉之和。提取20%的色棉,色棉可以一种或者若干种制成粗纱,其制成定量为8g/10m、捻度为4.4-4.6捻/10m粗纱。剩余为80%一种色棉或者若干种与白棉制成定量为16g/5m条子。其二,从含色中提取20%的白棉,剩余为80%,其组成为色棉可以一种或者若干种与白棉之和。从含色中提取 20%的白棉,制成8g/10m粗纱,捻度为4.1-4.2捻/10m粗纱,剩余80%组成为色棉可以一种或者若干种与白棉制成定量为16g/5m条子。最后两种方案按照百隆专利《一种新型粗纱赛络纺制方法》将粗纱和条子经过特殊的粗纱机喇叭口制成特殊混色粗纱,纺细纱,制成特殊粗纱赛络风格细纱。一般情况下,选取哪种方案取决于颜色深浅、亮度以及客户偏好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百隆东方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百隆东方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798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