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试片的3PE防腐层剥离与屏蔽风险判别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79884.0 | 申请日: | 2021-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833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张玉星;车明;乔佳;马旭卿;张慎颜;董久樟;邸鑫;郭保玲;程韦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燃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D5/02 | 分类号: | F17D5/02;F17D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方智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19 | 代理人: | 路远 |
地址: | 100035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试片 pe 防腐 剥离 屏蔽 风险 判别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基于试片的3PE防腐层剥离与屏蔽风险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试片埋设于待评价的管道的预设位置,埋设时间大于预设时间,其中,所述试片中部钻孔,钻透3PE防腐层,漏出基材,所述钻孔直径为6.4mm,其余裸露面封边处理,在埋设时,将所述钻孔朝上;
根据所述试片的宏观形貌确定剥离及屏蔽区域,获取测量数据,其中,所述测量数据包括剥离距离和屏蔽距离;
计算所述屏蔽距离与所述剥离距离的比值;
根据防腐层破损点情况和所述屏蔽距离与所述剥离距离的比值进行3PE防腐层剥离与屏蔽风险的判别,得到判别结果;
输出所述判别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试片至少埋设0.5m深,至少埋设4个所述试片,每个所述试片间隔0.3m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数据为4个所述试片的平均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剥离距离和所述屏蔽距离与所述剥离距离的比值进行3PE防腐层剥离与屏蔽风险的判别,得到判别结果包括:
所述屏蔽距离与所述剥离距离的比值大于等于54%,且现场管线存在防腐层破损点,所述判别结果为高屏蔽风险;
所述屏蔽距离与所述剥离距离的比值大于0且小于54%,且现场管线存在防腐层破损点,所述判别结果为低屏蔽风险;
所述屏蔽距离与所述剥离距离的比值等于0,或现场管线无防腐层破损点,所述判别结果为无屏蔽风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所述判别结果包括:
提示所述判别结果为高屏蔽风险,对管道破损点进行修复;
提示所述判别结果为低屏蔽风险,列入管道破损点修复计划;
提示所述判别结果为无屏蔽风险,暂不关注。
6.一种基于试片的3PE防腐层剥离与屏蔽风险判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试片的宏观形貌确定剥离及屏蔽区域,获取测量数据,其中,所述测量数据包括剥离距离和屏蔽距离,所述测量数据通过测量试片得到,所述试片埋设于待评价的管道的预设位置,埋设时间大于预设时间,其中,所述试片中部钻孔,钻透3PE防腐层,漏出基材,所述钻孔直径为6.4mm,其余裸露面封边处理,在埋设时,将所述钻孔朝上;
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所述屏蔽距离与所述剥离距离的比值;
判别模块,用于根据防腐层破损点情况和所述屏蔽距离与所述剥离距离的比值进行3PE防腐层剥离与屏蔽风险的判别,得到判别结果;
输出模块,用于输出所述判别结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片至少埋设0.5m深,至少埋设4个所述试片,每个所述试片间隔0.3m以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数据为4个所述试片的平均值。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判别模块通过如下方式根据所述剥离距离和所述屏蔽距离与所述剥离距离的比值进行3PE防腐层剥离与屏蔽风险的判别,得到判别结果:
所述判别模块,具体用于在所述屏蔽距离与所述剥离距离的比值大于等于54%,且现场管线存在防腐层破损点时,判别所述判别结果为高屏蔽风险;在所述屏蔽距离与所述剥离距离的比值大于0且小于54%,且现场管线存在防腐层破损点时,判别所述判别结果为低屏蔽风险;在所述屏蔽距离与所述剥离距离的比值等于0,或现场管线无防腐层破损点时,判别所述判别结果为无屏蔽风险。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模块通过如下方式输出所述判别结果:
所述输出模块,具体用于提示所述判别结果为高屏蔽风险,对管道破损点进行修复;提示所述判别结果为低屏蔽风险,列入管道破损点修复计划;提示所述判别结果为无屏蔽风险,暂不关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燃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市燃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7988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铜粉原料的高温还原脱氧工艺
- 下一篇:一种刺梨渣组分分离及综合利用的方法